李娜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体重管理门诊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2025年是体重管理年在各地的落地年、实施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多个科室同步设立体重管理门诊,同时,整合脾胃病科、儿科、内分泌科、针灸科等多学科资源,开设了多学科协作的体重管理门诊,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半年来,一批又一批患者在这里开启了以改善健康为核心目标的体重管理之旅。
我们记录下脾胃病科体重管理门诊几位患者的经历,不为宣传某种“速成方案”,只是希望用真实案例说明:体重管理,本质是生活方式的调整与身体功能的修复,尤其是脾胃功能的调理,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消化不适缓解了,体重也随之下降
她曾长期受腹胀、嗳气、饭后反酸困扰,体重也持续上升。经评估,其体质表现为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在医生指导下,她未采取极端节食,而是通过辨证施治,配合饮食结构调整和生活作息优化,3个月内体重减轻约30斤。更重要的是,原有的消化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日常饮食耐受度提高,体力和精神状态均有改善。
这并非个例。临床上不少患者反映,当脾胃功能逐步恢复后,食欲趋于平稳,腹胀减少,体重自然进入合理区间。
代谢指标恢复正常,青年圆梦征兵体检
一名年轻男性因体重超标未能通过征兵体检,同时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偏高、血脂异常。进一步检查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脂肪代谢紊乱。在医生团队指导下,他接受了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和运动计划,重点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量。
经过4个月坚持,体重下降40斤,复查时血糖、血脂等多项指标回归正常范围,最终顺利通过体检。他表示:“变化的不只是体型,更是整个人的状态。”
糖尿病患者实现胰岛素减量
一位中年患者因2型糖尿病长期依赖胰岛素治疗,伴有高脂血症和活动后气短。经过综合评估,医疗团队从饮食模式调整入手,优化碳水化合物摄入质量,增加膳食纤维,并结合中医调理脾胃功能的方法。
半年后随访显示,其体重有所下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稳定达标,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患者反馈日常活动耐力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此类调整均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个体化原则,不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
体重未变,但内脏脂肪减少
一位女性患者体重长期稳定,但体检提示轻度脂肪肝,腰围偏大。体成分分析显示其肌肉量偏低,内脏脂肪含量偏高。医生判断其属于“瘦胖子”(即体重正常但体脂异常)类型。
通过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适度力量训练及生活节奏调整,2个月后虽体重无明显变化,但腰臀比改善,复查肝脏B超脂肪肝征象减轻,内脏脂肪指数下降至正常范围。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体重不是唯一指标,内脏健康更值得关注。
医生亲历:不再盲目节食,胃肠功能反而好了
一位消化科年轻医生曾尝试多种减重方式,包括节食、代餐等,结果体重反复波动,并出现胃痛、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后经本科室系统评估,采用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方案,注重饮食营养均衡与节律恢复。
3个月后体重下降30斤,更重要的是,长期存在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未再发作,胃肠功能趋于稳定。她说:“终于明白,健康的体重,必须建立在健康的身体机能基础上。”
甲减患者也能科学管理体重
一位47岁女性,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年,常感乏力、怕冷,体重逐年上升,即使控制饮食也难以下降。医生结合其甲状腺功能状态,制定低升糖指数(低GI)饮食方案,配合温和有氧运动和中医调理,兼顾代谢支持与脾胃功能养护。
经过一段时间干预,体重逐步下降,疲劳感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该案例表明,慢性病人群同样可以进行科学体重管理,关键在于个体化评估与多学科协作。
别让“再等等”,拖成2026年的健康遗憾!
从今天到新年,2个半月,我院脾胃病科体重管理门诊,会用“中医辨证+西医评估”的科学方案陪您:
不饿肚子:根据体质定制“高营养密度饮食”,吃饱吃对,还能养脾胃
不反弹:从代谢、肌肉量、脏腑功能入手,养成“易瘦+健康”双体质
不孤单:线上/线下同步监测,医生团队全程跟踪健康指标(血糖、血脂、脾胃功能等)
咨询方式
1 本地朋友:直接到医院脾胃病科体重管理门诊(406诊室),可同步做脾胃功能、代谢指标评估;
2 外地朋友:扫码回复“健康管理”,获取线上医生咨询通道,可远程定制饮食、运动方案。
我院体重管理门诊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循证为基、中西协同”的理念,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规范、安全、可持续的健康指导服务。如果您或家人存在体重困扰,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避免盲目跟风或使用未经证实的减重方法。
体重管理门诊
脾胃病科
专病
脾胃病科减重特色诊疗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快速、准确地检测患者体内脂肪分布,为减脂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形成了独特的治疗特色:依据患者体质与证型,选用健脾化湿、膏脂归化的千年经方,配合穴位埋线燃脂,调节内分泌与代谢。以“三个月、三阶段”为减脂周期,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专属的减脂方案。
第一阶段:启动期(第 1 - 2 周):调整饮食结构,激活身体代谢,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第二阶段:减脂期(第 3 - 8 周):独家秘籍重新训练脂肪细胞
第三阶段:巩固期(第 9 - 12 周):永久保持,根据身体独特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
科室以专业团队为支撑,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中医特色为优势,以精准检测为保障,为患者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减重解决方案。
脾胃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北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山西省脾胃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山西省食管疾病规范整治联盟单位,山西省消化疾病专科联盟单位,华北区域中医肿瘤防治联盟成员单位。获山西省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脾胃病科注重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中医药精髓,重视脾胃病理论及名家学术思想,在脾胃病和肝胆疾病的诊治方面,立足传统中医药,突出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汤剂口服、针刺、灸法、穴位敷贴、中药灌肠、穴位注射、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推拿、耳针、拔罐、穴位埋线、中药熏蒸泡脚、电针、放血疗法、中药塌渍等。主要诊治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胰腺炎、胆囊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应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知识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技术成果,对患有食管、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疑难病及各种急危重症的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治。科室本着“动车精神”,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综合治疗理念,在常见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病的诊治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
脾胃病科设有内镜诊疗中心,拥有胃镜、肠镜、高频电切、和超声内镜等先进设备。开展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胃、食管和结肠疾病的诊断,食管及胃内异物取出,消化道息肉的切除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等。开展EMR、ESD,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等。胃肠动力室主要开展食管括约肌压力测定,24小时食管动态PH监测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用于辅助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和明确部分便秘患者病因,指导治疗。
文字:脾胃病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