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更年期不是病,主动管理才是出路

□记者 张馨月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由国际更年期协会(IMS)于2009年创立,旨在提升全球对更年期女性健康的重视。

更年期即“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进入更年期?如何才能平稳度过更年期?

在今年的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来临之际,记者特邀相关专家,帮助更多女性科学应对更年期,开启生命的新起点。

更年期不是病,是正常生理过渡阶段

“医生,我最近总是失眠、胸闷、爱发火,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年期保健科主任刘琰经常会在门诊上遇到类似的疑问。“这不是生病,而是女性生命中必经的生理过渡阶段:更年期。 ”刘琰说。

“很多人把‘更年期’当贬义词,觉得是‘生病’了,这是最大的误区。绝经是正常生理阶段,激素变化引发的不适是‘反应’而非‘疾病’,这个阶段更像身体由盛转衰的‘窗口期’。”记者见到刘琰时,她正为一位45岁的女性答疑解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进入更年期?

刘琰给出明确标准:40岁后,若10个月内出现两次月经周期波动超过7天(比如以往月经周期规律,现在提前或推迟7天以上),就属于更年期早期。正常月经需满足周期21~35天、经期2~8天、周期波动≤7天、经量5~80mL四个条件,任一条件异常都需警惕。

“并非所有更年期人群都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但需做好保健和定期体检。”刘琰补充。

潮热、盗汗、情绪焦虑、全身酸痛等症状,每位女性出现与否、程度轻重都有不同,需要个体化辨识,提高认识,科学看待。

拒绝“顺其自然”,阻断远期隐患

“不少女性认为‘更年期忍忍就过去了’,主张顺其自然,其实我们更提倡‘顺势而为’。”刘琰语气坚定地说。

她介绍,70%~80%女性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其中40%~50%症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关键的是,若不进行干预会埋下远期风险隐患。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常蕾表示,在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竭,卵巢来源的激素逐渐缺乏,而其中主要是雌激素的减退导致的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相关问题,如潮热、多汗、睡眠障碍、疲倦、血压波动、情绪障碍(易激动、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心悸、胸闷等。

生殖泌尿道萎缩相关问题,如阴道干涩,外阴阴道疼痛、瘙痒,性交痛,阴道炎及下尿路感染等。

骨质流失加速导致的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

长期缺乏雌激素可增加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若是能够在窗口期进行科学保健管理,能减少老年期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患病风险。”刘琰特别提醒,潮热、心慌等主观症状平均会持续3~5年,但雌激素下降带来的老年衰退影响会持续终身,建议把保健理念融入生活日常。

激素治疗非猛兽,多途径助力缓解不适

研究表明,绝经激素治疗是唯一能够一揽子解决由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带来的各种相关问题的方案,但大众对其恐惧和排斥的也不少。

更年期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的郑女士如今还是会出现胸闷、心慌等情况,特别是失眠严重,平均每天只能入睡两三个小时。她表示不想使用激素治疗,各种症状一直未见好转,生活质量下降明显。

“有些患者一听到激素,就联想到发胖、依赖、致癌,其实这是认知偏差。激素治疗就是补充绝经后断崖式下降的女性体内原本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属于‘缺啥补啥’。”刘琰表示,激素治疗是医疗措施,需要专科医师进行风险评估和规范随访,规范应用激素治疗不会让人发胖,反而能减少腰腹部脂肪异位囤积。症状改善后可随时停药,不存在依赖。多数研究证明,雌、孕激素联合应用会轻度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但属于罕见级别,概率小于1/1000。

除激素治疗,刘琰还推荐了其他方案,如传统中成药、植物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此外,做瑜伽、中医针灸、耳穴等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她呼吁患者可以到专科门诊咨询就诊,把自己的顾虑、需求、方案倾向与专科医师沟通,选择个体化的医疗保健方式。

筑牢更年期防线,安度人生金秋

“前段时间接诊过一位患者,月经紊乱已有两年,本人不是很在意,以为慢慢就绝经了,因此也没去医院。她在后来的体检中发现宫腔内有性质不明的大包块。”刘琰针对该患者案例特别提醒,月经紊乱的主要原因是孕激素不足,长期缺乏孕激素是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诱因,因此管理好月经,就是保护子宫内膜,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刘琰反复强调:“应对更年期的核心不是‘治病’,而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或医生指导下的干预,缓解不适并预防远期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中老年女性的慢性疾病,改善其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常蕾给出以下的建议:

●了解更年期知识更年期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了解必要的知识,正确认识更年期出现的症状。

●保持心理平衡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情绪,理性应对身体不适,消除不应有的恐惧和焦虑。

●学会及时宣泄压力及时合理宣泄压力有助于维护心理平衡,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及时对亲友诉说,寻求应对策略和心理支持。

●坚持运动适当的身体锻炼,可减缓体力下降,缓解身心疲惫,使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工作和生活中。

●注意劳逸结合工作、生活应有规律,有相对固定的睡眠时间,改变睡前玩手机等不良习惯,以保持良好的睡眠。

●合理膳食由于更年期妇女的生理和代谢等发生一定变化,胃肠功能吸收减退,应限制糖、热量、动物脂肪、胆固醇和盐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钙和纤维素,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

●防治异常子宫出血对更年期后的出血,千万不可疏忽大意,一旦有异常现象,要及时诊治。

●定期做妇科检查更年期后妇女肿瘤的发生率增高,所以应定期做妇科检查,以达到早期防治肿瘤的目的。

●讲究更年期个人卫生口腔卫生:进入更年期,牙齿开始松动,咀嚼功能下降,应养成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皮肤卫生:更年期女性皮肤的保护作用减弱,要常洗澡,勤换内衣。外阴卫生:应每天清洗外阴部,以保持清洁与舒适。

“更年期就像季节更替,有萧瑟也有沉淀。”刘琰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总结,“理解它的自然属性,用科学的方法陪伴身体完成这场转变,女性完全可以在这个阶段收获更从容的状态与更长远的健康。”

当社会不再将更年期视为“异常”,当女性学会与身体的变化和解,这段生命的过渡之旅,终将成为智慧与韧性生长的见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更年期不是病,主动管理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