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睁开眼的那一刻,是一场“身体内部调和”的开场白。年轻的时候,怎么折腾都没事,定闹钟、翻身起、匆匆洗漱、狼吞早餐,一点不觉得累。但年纪一上了台阶,尤其过了70岁,身体就开始跟以前唱反调了。起床变成了一件“技术活”,处理不对,一天状态都打折,还可能埋下病根。

有些老年人,习惯早起,甚至比鸡还早。觉得一睁眼就得马上起,坐久了难受,躺太久更怕“废了”。但医生说,这种做法不但不科学,反而对老年人的血压、心脏、消化系统都有风险。尤其是年纪超过70岁的人,清晨这段时间对健康的影响,可能远超想象。
人老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变得敏感,尤其是心脑血管。早晨刚醒来那会儿,是血压最容易波动的时候。有数据表明,清晨六点到八点,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不少中风、心梗,就是这段时间突发的。

医学上也有一个名词叫“晨峰高血压”,很多老年人都是在这时候突然出事。所以,怎么起床,这事不能马虎。
1.醒来不动,先养神三分钟
醒了,不要急着掀被子,先在床上静静躺三分钟,这三分钟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给神经系统一个缓冲的机会。刚醒那一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还没调和好,大脑血流也不够稳定,猛地起身,会让血压突然飙升。慢慢醒,静静躺,反而能让血压平稳过渡,也让心跳不乱跳。

2.双手搓热,唤醒阳气运行
手搓热这一步,看起来像民间土方,其实中医里早就有说法。手是阳经汇聚之处,搓热之后,阳气就开始流动起来。特别是对早晨手脚冰凉的老人来说,双手搓热之后再轻轻按揉面部,甚至胸前,可以有效唤醒身体的能量系统。阳气动了,整个人的精神也就上来了,不容易犯懒、也不容易乏力。
3.起身慢如猫,防血压突升
起身慢如猫,是医生常说的一句话。很多老人一起床就晃脑袋、弯腰找拖鞋、坐着发呆,这些动作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很伤。正确的方式是,先侧身,再用胳膊支撑着缓慢坐起来,稍等十几秒后再下床。

这点看似麻烦,但能避免起床性低血压,也能减少因供血不足造成的头晕、跌倒等危险。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起床速度越快,跌倒风险越高,而跌倒又是导致骨折、卧床不起的元凶。
4.喝温水半杯,润肠安心血
早上喝半杯温水,不求多,但必须到位。经过一夜睡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血液变得粘稠,一杯温水能快速稀释血液,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水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温水最适宜肠胃吸收,也能唤醒肠道的蠕动能力。尤其是便秘的老人,晨起喝水是调节肠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5.腹部揉一揉,调天枢启一天
腹部揉一揉,也许有人觉得多此一举,但其实非常关键。脐周附近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天枢”,主调肠胃。早晨轻轻揉腹,不但能帮助通便,还能刺激胃肠功能恢复节律。
年纪大了以后,肠胃变得慵懒,不及时唤醒,吃下去的早餐也不易消化。揉腹还能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老年人常见问题,操作简单,每天坚持,对身体有好处。

6.穿衣不急,避风护阳血
穿衣这事也值得说道。很多老人习惯起床后立刻穿衣、开窗、走动,殊不知此时身体表面的血管尚未扩张,温差刺激容易引起血压波动,甚至诱发感冒、心绞痛。
正确做法是先在被窝里等身体有点温热,再慢慢穿衣服。尤其是秋冬季节,早晨温度低,一旦受寒,很容易让阳气流失,对本身阳虚的老人来说是加重负担。
7.早餐准时,不空腹动气机
早餐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老年人很多都说自己没胃口,随便吃点算了。但不吃早餐,会导致气机运行受阻,上午整个人都容易犯困、没劲。更关键的是,血糖也容易因为空腹过长时间而波动。

适量的早餐能唤醒身体代谢,增强身体御寒能力,还能减少中午暴饮暴食的可能。早餐可以简单,但一定要吃,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合理搭配。
从数据上看,中国老年人群体中,早晨突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在所有时段中占比高达45%以上,而这些都和起床方式有关。不少研究也指出,晨起的第一小时,是控制疾病复发、防治慢病的关键窗口期。起得不对,不只是影响一天的精神状态,更可能直接引发严重健康问题。

很多老人觉得,这些做法太“讲究”了,哪有那么多规矩。但其实,过了70岁,身体就像老爷车,启动的时候不能猛踩油门。照顾好清晨的起床过程,就等于为一天的健康打下基础。有人说,早起就是为了赶紧活动活动,其实慢下来才是老年人该有的节奏。
一个细节就能说明问题。有研究观察了800名老年人起床后的动作与跌倒频率的关系,发现起床速度快、动作急的老人,在三年内跌倒率高出稳步起床人群近35%。这些跌倒往往不是摔一下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导致骨折、卧床、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缩短寿命。

所以,别再觉得“起床这事儿谁不会”。70岁之后,起床就是一门学问。不是偷懒,不是娇气,而是一种对身体的尊重。醒来三分钟养神,不急不躁唤阳气,慢慢坐起,喝一杯水,活动腹部,穿衣避风,吃好早餐,每一个步骤背后都有医学的逻辑和身体的反馈。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身体也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被照顾到了。不是说不能早起,而是说不要“快起”。七十岁之后,不是比谁活得快,而是看谁活得稳、活得有质量。起床不对,后面的事也容易乱,健康,就是藏在这些看似小事的细节里。
参考文献:
[1]王桂芳.老年人起床时间与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1215-1219.
[2]李爱萍.老年人清晨起床后跌倒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5):3175-3177.
[3]张忠平,刘瑶.清晨高血压及其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31(4):359-362.
[4]陈晓辉.老年人清晨饮水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7):715-718.
[5]刘彦.中医理论在老年健康养生中的应用探讨[J].中医药导报,2023,29(5):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