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流感
这些知识要掌握


近期,我市气温降低明显,叠加昼夜温差大和空气干燥等因素影响,个人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北京疾控提醒您,积极掌握防病知识,科学预防流感,守护家人健康。

什么是流感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流感症状为持续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喉咙痛、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可伴有咳嗽等症状。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特性使得其传染性相对更强,人群普遍易感,且个人在不同的流行季节可多次感染。

流感主要通过患者打喷嚏、咳嗽或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也会引起感染。
其潜伏期通常为 1-7天,患者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排毒时间多为 3~7 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 1 周。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一是病因不同
流感通常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而普通感冒主要是由于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
二是症状不同
● 流感往往来势较急,由于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内复制,常引起 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卡他症状’可能不是流感特别明显的临床表现。
● 普通感冒更多表现出上呼吸道的不适,称之为‘卡他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痒等,病程相对较短,在3-7天内就能明显缓解。

三是流行特点不同
● 流感在我国北方地区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通常在冬春季高发。
● 普通感冒无明显季节性流行特点,其传播范围较为局限,在人群中以零星散发为主。
如何在流感季节预防流感?
(一)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推荐在每年的9-11月份接种,以应对冬季的流感高发期。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推荐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未接种流感疫苗人群若符合疫苗接种条件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二)日常防护措施
1.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 科学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节或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能有效减少病毒传播。

3. 保持良好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4.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风险。
5.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更洁净。
6. 与流感患者保持距离。如果身边有流感患者,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同时,避免接触患者的物品,如餐具、毛巾、衣物等,如果必须接触,应先进行消毒处理。
7.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如果不幸中招,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如突发高烧、全身酸痛),应根据病程进展情况选择居家休息或及时就医。居家休息期间尽可能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并做好家庭环境的清洁通风和物品消毒。

供稿:市疾控中心传地所
编辑:S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