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赵丹阳医生:脑梗后遗症是什么?该如何治疗

不少脑梗患者挺过急性期后,以为总算 “过关” 了,可出院后却发现麻烦来了:有的手脚不听使唤,走路一瘸一拐;有的说话含糊,想表达却 “卡壳”;还有的吃饭总呛咳,连喝水都得小心翼翼。这些挥之不去的问题,其实都是脑梗后遗症,让很多人陷入 “治病后更难” 的困境,也常有人问:这后遗症到底是啥?难道就只能这样了?今天,心脑血管科室的赵丹阳医生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脑梗后遗症的来龙去脉和治疗方法。

先说说脑梗后遗症到底是什么。简单讲,脑梗发作时,大脑局部血管被堵,对应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受损。虽然急性期抢救后血管可能通了,但已经坏死的脑组织没法再生,它原本负责的功能(比如指挥手脚活动、控制说话、协调吞咽)就会 “失灵”,这些持续 6 个月以上没恢复的功能障碍,就是脑梗后遗症。常见的有肢体无力(胳膊抬不起来、腿迈不开)、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还有的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总觉得烦躁或没劲儿)等情况。

再聊聊该怎么治疗。赵丹阳医生强调,后遗症治疗不是 “吃点药就能好”,得靠 “医学干预 + 日常康复” 双管齐下,核心是 “改善功能、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基础药物不能停。这是预防脑梗再次发作的关键,也是后遗症恢复的 “前提”。比如医生常开的抗血小板药(像阿司匹林),能防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调脂药(如他汀类),能稳定血管里的斑块,避免斑块脱落再堵血管。如果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降压药、降糖药也得按时吃,把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不然血管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后遗症也难改善。

第二,针对性康复训练要坚持。这是改善功能障碍的核心。比如肢体无力的人,可先在家人帮助下做被动训练(活动手腕、脚踝、拉伸胳膊腿),防止肌肉萎缩;慢慢有劲儿了,再练主动动作(用健康手帮患病手抓毛巾、扶着桌子站立、迈步),每天练 10-20 分钟,循序渐进;说话不清的人,从简单的发音(“啊”“哦”)、单字(“爸”“妈”)练起,再过渡到短句(“我要喝水”),家人多耐心陪练,别让患者因说不好就闭口;吞咽困难的人,先吃糊状食物(米糊、菜泥),避免干硬、稀汤类食物(容易呛咳),吃饭时坐直身体,小口慢咽,还可以反复做 “张嘴、闭嘴、伸舌头” 的动作,锻炼吞咽肌肉。

第三,生活习惯得调整。不良习惯不改,再好的治疗也白费。比如戒烟限酒(烟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血管硬化),饮食上少吃高盐(咸菜、腌肉)、高油(油炸食品、肥肉)的菜,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保证营养均衡;每天适当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根据体力来,别累着),既能锻炼肢体,又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要保证睡眠,别熬夜,情绪别太激动,这些都能帮身体维持稳定状态,助力康复。

最后,赵丹阳医生想提醒大家:脑梗后遗症恢复是个慢过程,可能一两个月看不到明显变化,但千万别放弃。只要坚持规范用药、做好康复训练、改掉坏毛病,很多人的功能都能慢慢改善,比如从 “不能走路” 到 “能扶着拐杖走”,从 “说不出话” 到 “能简单交流”。关键是别盲目信偏方,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根据身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才能一步步找回生活的主动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赵丹阳医生:脑梗后遗症是什么?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