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检测与预防:艾滋病防治的“双保险”

“那天晚上我喝多了,事后才发现安全套破了……”

28岁的小李在疾控中心咨询室里攥着衣角,声音发颤。这个真实案例,正是许多有过高危行为人群的写照。面对艾滋病威胁,检测与预防是构筑健康防线的“双保险”,而“黄金72小时”的阻断时机,更是决定能否为健康撑起保护伞的关键。

高危行为后

检测的“黄金时间窗”

若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等高危暴露,请不必害怕或犹豫,及时检测对保障自身健康至关重要。大连市及各区市县疾控中心设有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窗口,同时医疗机构也开展HIV检测项目,可以就近选择检测点。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检测,不仅能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还能得到专业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

若经检测后初筛为HIV阳性,需要做进一步确证检测,若确证检测也为阳性,则需要转介至相关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可提供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感染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感染者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保护性伴侣不被感染,同时告知性伴接受检测。

HIV暴露前预防与暴露后预防

药物防护的“前后夹击”

HIV暴露前预防(PrEP)指面临HIV感染高风险时,通过服药降低感染概率的方法。其效果已获全球多项临床试验证实,服药依从性越高,预防效果越好。只有处于HIV高暴露风险的人员才适合使用,且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经风险评估和医学适用性评估后启动。目前中国采用TDF/FTC方案,口服方式有每日服药和按需服药(“2+1+1”)两种方案。

HIV暴露前预防(PrEP)按需服药示意图

HIV暴露后预防(PEP)指尚未感染HIV者,在高风险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特定抗病毒药物,以降低HIV感染风险。许多国家观察性研究证实PEP预防效果良好,其成功率与首次服药及时性、依从性有关,2小时内用药最佳。适用人群包括男男性行为者及跨性别女性、HIV感染者的性伴、静脉注射吸毒者、其他有高风险行为的异性性行为者、性侵受害者等。用药采用三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常用方案多样。用药后可能出现副作用,且PEP不能预防其他性病,用药期间仍应使用安全套。PEP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艾滋病防治没有“后悔药”,但有“双保险”。从暴露前的药物预防到暴露后的紧急阻断,从科学检测到正确使用安全套,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你的每一次谨慎选择,都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文字丨感控部 庞宇涵

编审丨党委宣传办公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检测与预防:艾滋病防治的“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