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1月7日)是立冬节气,标志着一年一度传统进补时节的到来。上海多家老牌中医医院均选在立冬正式开炉熬制膏方,缕缕药香中,冬令膏方季拉开帷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咨询和定制膏方的人群中,中青年面孔显著增多,甚至成为一些机构的“主力军”,古老养生传统持续迎来“新朋友”。记者注意到,一些医院推出便携式小包装、“棒棒糖”等创新剂型,加载时髦、便捷元素的膏方与现代人的养生需求双向奔赴。
从立冬开炉起,膏方制作室24小时不熄火
正逢立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冬令膏方正式开炉熬制,上海市名中医和市民朋友齐聚一堂,“点燃”这一传统技艺。

作为海派中医发源地,曙光医院多年来坚持用传统、经典的古法炮制技艺制作冬令膏方。在医院的膏方制剂室,只见近60只紫铜锅整齐摆放,药师们各就各位,精益求精方能换来那一缕浓郁的“膏香”。
同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百口紫铜锅齐声“开火”,药香蒸腾间,冬季养生的序幕拉开。“岳阳膏方”是沪上冬令养生的一张金招牌。走进膏方制作室,热浪扑面而来,药工们正守在一口口紫铜锅前,搅拌浓稠的药汁。岳阳医院的中药师朱晓春告诉记者:“从立冬这天开炉起,膏方制作室24小时不熄火,最高一天能完成400份膏方。”

为什么要在立冬开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智慧。”岳阳医院心病科首席专家符德玉告诉记者,膏方作为我国冬令进补的传统保健药剂,在冬令闭藏时节对多系统的疾病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助力防治疾病。
岳阳医院老年病科首席专家陈咸川补充说,民间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的说法。膏方兼具滋补强身、防治疾病的功效,冬季服用,能补充精气神血津液,在扶正固本的同时驱除病邪,从而增强体质。
拒绝“万用膏方”,古法熬制“一人一方”
膏方制作流程考究。“岳阳膏方”沿用古法“七步制膏”,有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晾膏七个步骤。“药材跟着处方走,确保质量安全。”朱晓春说,与统一配方的“万用膏方”不同,这里的每一方都由医生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很多有效成分都含在药渣里,只有榨得干干净净,才对得起信任定制膏方的患者。”岳阳医院院长李屹介绍,“岳阳膏方”凝聚了几代中医人的智慧与技艺,精选道地药材,传承非遗工艺,是海派中医的文化象征。
2013年,“海派膏方文化”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曙光医院院长房敏介绍,作为这一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曙光医院率先成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膏方文化”工作室,这十多年来还积极探索研究非遗传承创新模式,开展海派膏方文化的调查、挖掘、收集、整理。
与此同时,曙光医院在每年冬季会汇集高级职称中医专家开设膏方门诊,涵盖内、外、妇、儿、伤各科室,为市民和全国慕名而来的患者和养生爱好者服务。
今年的开炉仪式后,曙光医院的专家还移步淮海公园,开启第四届上海市民冬令养生节暨曙光医院膏方养生节系列活动,为市民提供冬季健康咨询。在“海派中医非遗客厅·健康促进服务互动体验”区域,“复刻”正在进博会场馆内中医药非遗展区上的海派膏方专场,市民可以零距离感受“四叶草”里的膏方奥秘,鉴别细料,体验海派中医非遗文化。
成为“青年新宠”,“棒棒糖”创新剂型来啦
记者现场还发现,膏方早已不是“银发专属”,而是成为“青年新宠”。
“我工作比较忙,作息不规律,三年前还有失眠的情况,安眠药一开始有用,后来效果越来越差。朋友介绍我试一下膏方调理,发现真有效,今年打算继续调理。”市民陈小姐说。
“我之前几次体检都查出脂肪肝,听朋友说曙光医院有针对脂肪肝的清补膏方,吃了两年,效果蛮好。”徐先生说。
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吴欢主任医师说,膏方历史悠久,适用人群亦十分广泛,近年来,生活节奏加快,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膏方列入不少“白领”的养生新方案。

那么,古法膏方能否更便携?从传统的青花瓷罐、便携小包装,到“棒棒糖”膏方,曙光医院就在膏方剂型上大胆创新,不仅照顾到各年龄段的中医“粉丝”,更扩大了膏方养生的“朋友圈”。
11月9日,“海派膏方”还将进入第八届进博会的现场,在进博会中医药非遗展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膏方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朱抗美将向全世界的朋友展示海派膏方文化和其中蕴含的养生智慧。这将是海派膏方这一非遗项目第五次走进进博会的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