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死亡之路都有所不同,这种现象被称为殊途同归。而所谓的回光返照,其实是身体衰弱的一种自然反应,是机体即将死亡时出现的一种本能反应。在过去的农村,许多老人临终前常常出现闭不上眼的现象,这被认为是因为他们仍有未了的心愿或牵挂,尚未放下某些执念。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他在临终前究竟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呢?为什么他的眼睛总有一只在睁着,不愿闭上呢?这是因为他对自己帝王生涯的回忆,还是对去世妻子李淑贤的深切怀念?抑或是他在为自己过去的罪行感到忏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溥仪临终时的这些执念。 说起溥仪的命运,确实可以说是多灾多难、极其悲催。这一切的悲剧,源于他与光绪帝有着最直接的血缘关系,而与他个人的能力并无太大关系。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溥仪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皇帝。 但如果换个角度考虑,作为一个正常人,连穿衣、吃饭、洗脸、上厕所等最基本的事物都需要别人伺候,任何人都难以忍受这样的生活。然而,溥仪似乎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因为他是宣统皇帝。尽管他当皇帝时非常受制,但总是有一群人伺候着自己,生活似乎也有些安逸。 从一个三岁小孩被放到龙椅上的角度来看,溥仪的皇帝生涯可能更多是感到新奇,而并非真正的享受权力。慈禧之所以挑选一个三岁孩子当皇帝,其实是想通过他来操控权力。虽然慈禧这一招曾经非常成功,但也有失算的时候。因为在溥仪被任命的第二天,慈禧就去世了,溥仪就这样成了孤独的儿皇帝。 溥仪的悲剧之一,便是慈禧没有活到他登基后,这使得他不得不面对自己无法掌控的局面。如果慈禧还在,溥仪不仅不用亲自操心政务,甚至连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也会尽量照顾他,而不至于让他误入歧途,过早接触丫鬟和宫女,导致没有后嗣。

在这一背景下,溥仪也没能避免后来的命运。他最终成为了满洲的傀儡皇帝,这并非是为溥仪洗脱责任,而是反映出当时的现实状况。如果慈禧还活着,或许袁世凯也不会逼迫溥仪退位,甚至可能没有机会让日本人利用溥仪进行所谓的满洲建国。 当然,历史是无法假设的,溥仪最终成为了末代皇帝,沦为傀儡,最后被苏联抓获,作为战犯被迫改造。 从某种角度看,溥仪的结局或许并非全然坏事。若他没有这样被处置,或许他会在慈禧的支持下继续做更多恶事,最终成为历史上的大罪人,死无葬身之地,被世人永远唾骂,难以安宁。 溥仪后来的最后一位妃子婉容与他离婚,这在当时的皇帝看来几乎是无法忍受的耻辱。毕竟,皇帝理应拥有无限权力,休别人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自己却被一个女人休掉,这对于溥仪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不过,那个时候的溥仪,早已不再是权力至上的皇帝,他在民国时期的身份已经岌岌可危,根本没有时间去在乎这些私人琐事。 溥仪在被俄国人俘虏后,内心几乎完全崩溃。首先,俄国人对待战犯的态度非常冷酷,其次,溥仪作为末代皇帝,曾在东北给俄国人制造了不少麻烦。 然而,一天,溥仪收到了通知,他和其他战犯即将被送回中国。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深知自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自己的罪行几乎可以用罪恶滔天来形容。于是,溥仪恳求俄国人,让他继续留在西伯利亚,不想回到中国。 对于溥仪的请求,俄国人并不理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迫切想要回国的人,会如此抗拒回国。溥仪的真实想法是,他深知自己的罪行,如果回到中国,等待他的将不是欢迎,而是正义的审判和严酷的惩罚。 最终,溥仪等人被押解回国,送进了旅顺战俘营。在那里,溥仪经历了十年良心的拷问,终于迎来了新的人生,和他最后的妻子李淑贤。

令溥仪吃惊的是,政府给他发出了特赦令,作为末代皇帝,他竟然被宽恕了。这使得溥仪非常震惊,他没有想到自己这样一个曾经犯下无数罪行的人,竟然会得到如此宽容的对待。也正是在这个时刻,溥仪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和人民的宽容。 从那时起,溥仪常常将自己视为新生人,他觉得自己欠历史、欠人民的东西太多。正是这种心态,成为他后来能够走出阴霾、融入社会的动力源泉。 政府与社会也开始关注溥仪的生活,准备给他找个生活伴侣。毕竟,作为一个曾经的皇帝,年纪渐长,身边确实需要有人照料。 李淑贤成为了溥仪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她同样经历了许多坎坷,婚姻失败带给她很大的心理阴影。更重要的是,李淑贤在医院工作,具有护理经验,非常适合照顾溥仪的身体和日常生活。 经过多方的撮合,李淑贤最终进入了溥仪的生活,成为了他真正的伴侣。对溥仪而言,之前的三宫六院都是皇宫的安排,而李淑贤的到来,是他真正理想的伴侣。 李淑贤的到来为溥仪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大大改善了他的生活。溥仪非常珍惜李淑贤,对她无微不至地照顾。 后来,李淑贤回忆说,溥仪其实是非常怕死的。在苏联时,他总担心自己会被处决;回到国内后,他又担心人民和政府会报复他。再后来,在与李淑贤成婚后,他又担心自己无法与她共度一生。 后来,溥仪得了膀胱癌,临终时,李淑贤经常能听到他在梦中痛哭。李淑贤感到非常心痛,于是更加细心地照顾他。

在溥仪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医院里突然醒来,以为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兴奋地和李淑贤聊了很多。李淑贤知道这是溥仪的回光返照,便顺应他的心情。 然而,溥仪的病情最终恶化,他失去了意识,但即便如此,他的一只眼睛依然睁得很大,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没过多久,他的弟弟溥杰进入了病房,看着已经无法说话的溥仪,溥杰大声说道:我们会把你送回皇陵,和父皇在一起,放心吧,我会照顾嫂子。 也许是心中的执念终于解开,溥仪听完溥杰的话后,竟然闭上了眼睛,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此后,李淑贤常常在夜里听到哭声,虽然没人知道原因,但她始终未能摆脱这份疑问。 无论是末代皇帝溥仪,还是其他人,临终时的牵挂往往不再是自己,而是对活着亲人的思念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