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癌症并非突然出现,调查发现:患癌前3~6个月,或反复出现5大信号

很多人可能以为,癌症就是一夜之间从天而降的恶疾,但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癌症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过程,而是一段悄无声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演变。

身体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发出信号,只不过这些信号太容易被忽略了。尤其在患癌前的三到六个月内,一些身体上的异常变化常常被误认为是普通的不舒服,等到真正被确诊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就像那种突然变得吃不下饭、常常感觉恶心,总以为是换季肠胃炎,结果检查出来却是消化道肿瘤;或者莫名地体重狂掉十斤,还以为是压力太大,结果发现是胰腺出了问题。这些听起来令人后怕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癌症不会一蹴而就,很多时候,它早早就在身体里埋下了伏笔。

1.体重突然下降,却找不到原因

体重突然下降这件事,说起来谁不想瘦点?可如果不是主动节食减肥,饭量也没变,运动量更没有增加,却肉眼可见地一周瘦个三四斤,这时候就得小心了。有研究发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尤其是在三个月内减少超过体重的百分之五,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

最典型的像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等,都会因为癌细胞的高速代谢、大量消耗营养而导致体重骤减。还有些癌症会影响食物的吸收,使身体营养跟不上,结果人就越来越瘦。不少患者都是在发现自己“怎么吃都胖不起来”之后才去医院检查的,等确诊已经是进展期。

2.食欲减退、腹胀、恶心感常伴随而来

除了瘦得莫名其妙,吃饭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香了。有些人明明没换饮食习惯,却常常觉得饭没味道,不想吃,有时候肚子还老觉得胀,吃几口就恶心。

尤其是女性,如果在饭量正常、饮食清淡的情况下出现腹胀、食欲差,甚至有时候伴有轻微的腹痛,就很容易被忽视成妇科问题。其实这类症状,在卵巢癌和胃癌患者中出现率极高。

胃癌在早期经常不疼,但它可以通过影响胃的排空功能,使人持续感到饱胀不适。卵巢癌则因为位置靠近肠道,肿块压迫后也会导致腹胀和食欲不振。这类症状往往被误以为是肠胃不好或者经期不适,从而延误了最佳诊治时间。

3.反复低烧、盗汗,像感冒但总不好

反复低烧也不是小问题。有些人动不动就发点小烧,烧个37.3℃,又不高,也不影响生活,就是总感觉有点不舒服。尤其是晚上容易出汗,衣服常常湿透一大片,但白天又像没事人一样,这种“像感冒又不像”的状态,可能很多人都有过。

这类症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尤其是淋巴瘤和白血病。癌细胞释放出的炎性因子会让体温中枢受到影响,从而反复出现低热状态。盗汗则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和发炎一样,常伴随一些癌症的早期阶段。

问题是,这类症状太容易被忽略了,很多人以为是劳累、作息紊乱或者季节变化惹的祸。事实上,如果连续两周以上都处于这种状态,尤其是伴随淋巴结肿大、咽喉发紧、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就要尽快检查一下血常规和相关指标。

4.莫名的疲倦感,怎么睡都睡不够

还有一种疲倦感,说不清道不明,就像怎么睡都睡不醒,醒了也浑身没劲。有时候只干了一点活,就像干了一整天,连站着都嫌累。这种长期的乏力感,既不是缺觉也不是单纯精神不好,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生理异常。

这在肝癌、肺癌等癌症患者中尤其常见。癌细胞本身就像一个营养黑洞,它会把身体里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能量消耗掉,而且释放出的毒素还会扰乱正常代谢。

这种疲劳不会因为休息好而改善,反而会随着时间变得更加严重。有的人明明睡了八个小时,却醒来依然困得不行。这种状态若持续超过一个月,排除甲状腺、糖尿病等常见内分泌疾病,那癌症的可能性就得被考虑进去。

5.局部疼痛、肿块,久不消退

最后一个表现其实很多人都碰到过,就是身体某一处开始有点疼,一开始没太在意,觉得就是落枕、闪腰、肩周炎啥的,结果几个月过去还是不见好。或者是摸到哪里有个小硬块,以为是脂肪瘤、淋巴结肿大,但怎么按都不疼,也不消退。

有的甚至隐隐作痛,吃点止疼药好点,过几天又疼回来。这种局部不明原因的疼痛或肿块,尤其是在没有受伤史的前提下,持续时间超过两三周,就很有可能是癌变组织刺激神经或压迫局部引起的。

有研究发现,肺癌患者常常以背痛为首发症状,而乳腺癌则以乳房或腋下肿块起病。有一项数据指出,超过六成的癌症患者在被确诊之前,都曾出现过持续性局部疼痛的情况,只不过很多人误以为是其他病。

以上这些信号,虽然单独看可能都不严重,甚至跟普通小病一模一样,但如果在三到六个月内持续反复出现两种以上,或伴随身体明显的变化,就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不要总想着熬一熬就过去,也别迷信保健品和偏方,更不能盲目自我诊断。医学不是靠猜,而是靠检查和判断来发现问题。尤其是家族中有肿瘤史、长期吸烟喝酒、有慢性疾病史的人群,更要学会警觉。

癌症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是一个慢慢积累、逐步恶化的过程。科学已经发现,很多癌症在真正被诊断出来前,其实已经在体内潜伏了三到五年,甚至更久。

就像肺癌,在被发现之前平均已经发展了两年以上;肝癌往往是在肝炎、肝硬化反复多年之后才爆发;而胃癌则通常从胃黏膜慢性炎症开始,经过糜烂、增生、异型增生,最终演变为癌变。这个过程不是不可逆的,但如果一味忽略身体发出的信号,就很容易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学会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任,是避免“等发现就晚了”的最好方式。不要等到问题大到让人害怕,才后悔曾经的“无所谓”。特别是在身体已经在用最直接的方式提醒时,那些轻飘飘的不适,或许就是沉甸甸的预警信号。癌症不是魔鬼,但它也绝不会善待粗心大意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敏,李志伟.肿瘤患者体重变化的临床意义与评估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4):289-294.

[2]何佳,邹晓红.卵巢癌早期症状的识别与诊治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1):2562-2565.

[3]张磊,孙立群.恶性肿瘤相关低热的临床表现与机制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5):902-905.

[4]李宏伟,赵梦瑶.癌症相关疲劳的病理机制与临床处理[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7):538-543.

[5]刘晓东,林莉.乳腺肿块与疼痛的早期识别与临床处理[J].实用肿瘤杂志,2022,36(3):211-21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癌症并非突然出现,调查发现:患癌前3~6个月,或反复出现5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