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发现自己脸色黄,像蒙一层灰,要么不时冒出几颗痘,脸还油乎乎的。要不就是脸色苍白无血色,问题不只是在皮肤表面,而是身体内部发出的提醒。
不少人一觉虚弱,就赶忙进补,可是若体内有积滞,补品反倒成了累赘,不但不能被吸收,或还引发“上火”或皮肤问题。这就如同《黄帝内经》所说先去除障碍,再补充元气,这个次序,值得我们注意。
一、排——清理身体的积滞
“排”指的是将身体内堆积的代谢废物清理出去,传统观念把这些称作“糟粕”,若不把这些东西清理掉,后续的调养往往效果欠佳
若血液循环欠佳,便易出现脸色黯淡或苍白、肤色不均、皮肤松弛情况,且常感手脚冰凉。
外在表现为脸色暗、油腻、长痘、长斑,有时候还伴有口气重、身体沉重、容易疲惫之类的情况。
建议清晨饮一杯温蜂蜜水,可温和唤醒肠道以助力排便,多食用芹菜、菠菜、红薯这类高纤维食物。我自身有个小习惯,饭后按揉天枢穴,对肠胃蠕动较为助益。
脸上油、头发易油,或是湿热,可食用绿豆、冬瓜或薏米,体寒之人建议炒制后再使用,煮些红豆薏米水当作茶饮,身体会舒适不少。
脸色暗且黑 眼 圈较明显之人,可食用些山楂、黑木耳,做菜时添加些许醋,并且适度运动对助力血液循环益处较多。
二、通——让气血运行无阻
清理垃圾后,还要让道路保持通畅,气血依靠经络运行,唯有通道顺畅,营养才能输送至皮肤之处,使得脸色看上去健康且有光泽。
血液循环欠佳会致使脸色发暗或发白、肤色有别、脸部松弛,并且易出现手脚冰凉状况。
心里郁积着情绪,人便易感憋闷,泡上一杯玫瑰花茶,香气可使人心情愉悦,时常按揉太冲穴,为坏情绪寻得一个宣泄之所。
每天用木梳梳理一百下头,以活络经络并激发头部气血,睡前进行面部按揉,沿眼眶、脸颊轻轻推揉,还可敲击身体两侧的胆经,使全身气机得以流通。
三、补——为肌肤注入养分
当体内洁净且通道顺畅之时,此时补充营养方能真正被吸收,进而滋养肌肤与身体。
通常我们需要补充的,是气、血、阴、阳这类基本物质。
不足的表现如:脸色发黄或者发白、皮肤干燥、没有光泽且缺乏弹性。
若要气血双补,那就多食用山药、小米、红枣来补气,通过吃桂圆、桑葚、黑芝麻来养血。我妈妈在天冷之时常煮桂圆红枣茶饮用,饮用后身体暖和,面色也红红的。
艾灸或按揉足三里,可健脾胃、生气血。关元穴对于补益元气,也有帮助。
若你常熬夜,且觉口干、皮肤干,那就多食用银耳、百合、雪梨、枸杞煮一碗银耳莲子羹,可使身体润泽,皮肤也会随之舒适。
一天的建议,
早上:一杯温水,深呼吸,揉天枢穴
上午:泡杯玫瑰花茶,敲敲胆经,舒展身体
中午:午餐加点山药或小米
下午:喝红枣桂圆茶,补充体力
晚间:温水泡脚,按揉太冲穴与三阴交穴,减少手机使用时长,安静入眠,
当然所有这些都得有良好基础,尽量不熬夜,好好睡觉是简单且有用的保养方法。
调养身体,依照“一排、二通、三补”慢慢调整,不只是面色会慢慢变得绯红,整个人的状态也会越发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