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颈椎病类型,其损伤的神经部位各不相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的患病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专家特别指出,如果患者所患的是交感型颈椎病,那么首先需要明确其具体的患病部位及其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准的针对性治疗。
如何深入认识交感型颈椎病这一疾病
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和节段性的不稳定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产生了刺激,进而导致交感神经功能出现紊乱。该病症状复杂多样,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心悸、多汗等,而少数患者则表现为交感神经抑制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会累及到椎动脉,导致其舒缩功能出现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在表现出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相关表现。
临床表现:
1. 头部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疼痛等症状,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也较为常见。部分患者甚至因头晕而突然跌倒。
2. 眼耳鼻喉部症状:眼部可能出现胀痛、干涩或多泪、视力波动、视物模糊,仿佛眼前有雾感;耳部可能出现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部可能出现鼻塞、“过敏性鼻炎”症状;咽部可能有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也可能发生改变。
3. 胃肠道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甚至出现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4.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波动、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症状也较为常见。
5. 面部或某一肢体可能出现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等症状,有时还会感到疼痛、麻木,但这些症状并不按照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
6. 临床检查:患者的颈部活动大多正常,但在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处可能存在压痛。有时还可能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最后,专家强调,在颈部供血不足的情况下,颈椎病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常常喜欢在网吧长时间玩游戏,颈部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很容易导致颈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颈椎问题。因此,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