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升糖大户”被揪出!很多人早上都在吃

一提到升糖

大多数人脑海里立刻浮现

“忌口”“戒糖”“别吃主食”

这些关键词

甚至有不少人

给土豆直接打上了

“高升糖”“不宜吃”的标签

土豆对糖尿病的影响

关键在“怎么吃”

近日,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吓坏了不少“土豆爱好者”。

研究追踪了 20.5 万余名成年人长达近 40 年的饮食习惯数据后发现,和几乎不吃油炸土豆(薯条)的人相比:

研究显示,土豆的摄入与 2 型糖尿病风险密切相关,每周吃三份油炸土豆(如薯条,1 份约 120 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 20%,而其他烹饪方式的土豆则与糖尿病风险无关。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高温油炸过程把土豆“黑化”了。

土豆本身脂肪含量很低,但经过油炸后,脂肪含量大大增加。同时,维生素 C 等水溶性营养素也在高温油炸过程中大量流失。

另外,高温油炸时控制得不好(超 180℃、时间较长),不仅可能产生 2A 类致癌物丙烯酰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麻烦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AGEs 进入人体后会不断挑衅免疫系统,让身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更麻烦的是,它可影响胰岛素受体,导致胰岛素信号传导不畅,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让血糖调控变差。

此外,同样一份土豆,炸成薯条的热量是蒸煮土豆的 2~3 倍,经常吃高热量食物容易发胖,而肥胖正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值得庆幸的是,研究同时也发现,采用烤、煮或制成土豆泥等烹饪方式时,土豆和糖尿病风险并没有明显关联。

其实只要烹饪方法得当,土豆不仅不是“健康杀手”,反而是一位“营养多面手”。

图片由即梦AI生成

吃对土豆,能收获3个好处

1

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土豆经过糊化冷却处理后(可以理解为煮熟后冷却一段时间再吃,比如土豆沙拉或冷土豆泥),部分淀粉会转化为抗性淀粉,人体较难消化吸收,血糖便没那么容易升高。

研究显示,当受试者用这种特殊处理的土豆替代原有食谱中 40% 的肉类后,仅八周时间,不仅平均体重下降 5.6%,胰岛素敏感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2

补钾,帮助降血压

土豆是名副其实的“补钾高手”,每 100g 土豆约含 347mg 钾元素,是白米饭的 4 倍之多。

钾元素就像血管的“清道夫”,它能促进肾脏排出体内多余的钠,减轻因水分滞留而造成的血管压力,最终起到辅助降压的效果。

3

补叶酸,守护血管不老化

土豆还是叶酸的优质来源。

叶酸能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这种物质就像血管的腐蚀剂,会损伤血管内壁,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不过,叶酸属于维生素 B 族,对热和水非常敏感,长时间煮制土豆会让其损失率达 50%~90%。

想多保留土豆中的叶酸,要减少与大量水接触的时间,并尽量缩短加热时间,比如采用微波加热、隔水蒸或烤制的烹饪方法。

吃土豆时还要注意这3点

1

发芽、变绿的千万不能吃!

土豆在发芽或变绿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叫做龙葵素的有毒物质,这种毒素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很难完全分解,误食后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大家在购买时要优先选择表皮光滑、颜色均匀、没有黑斑的新鲜土豆。

买回家后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变绿。

2

再爱也不能贪多

尽管非油炸土豆比较健康,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应摄入薯类 50g~100g(相当于一个小土豆的量)。

特别提醒,土豆淀粉含量高(约占 20%),如果吃了土豆,记得要相应减少米饭、面条等主食的份量。

有个简单的替换技巧,可以用 100g 土豆代替 50g 熟米饭当作主食,这样既能享受土豆的营养好处,又不用担心热量超标。

3

不是人人能放开吃

土豆中的钾含量高,对一般人来说是好东西,但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朋友来说,吃多了反而会帮倒忙,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高钾血症。

另外,土豆淀粉含量高,吃多了容易加重肠道负担。特别是肠胃本来就比较敏感的人(容易拉肚子或腹胀),还有年纪大了消化功能减弱的人,更要注意适量食用,别贪嘴。

总之,土豆本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健康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烹饪和食用它,从今天起,选对做法、控制分量,让土豆成为健康饮食的好帮手。

快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

你平常喜欢怎么吃土豆?

留言区聊聊

跨越山海,只为相“荐”

详见绵阳官方新闻客户端涪江观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升糖大户”被揪出!很多人早上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