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巨大的马刺为什么总是赢不了已经开始下滑的勇士?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本周末的NBA杯赛中,马刺与勇士再次对决,这是他们三天内第二次与这支宿敌交锋,然而结果却如同上次对阵勇士时一样令人失望。在库里疯狂砍下49分的情况下,马刺所有的天赋与朝气似乎都显得毫无意义,白白浪费了这些优势,过于草率的攻防选择让库里在一次罚球准绝杀中轻松带走了比赛。
马刺这场比赛打得不合理,最主要的责任应当归咎于核心后卫福克斯。尽管他全场拿下全队第二高的24分,进攻端的贡献仅次于文班亚马,而且外线命中率高达50%,但在关键的末节,他几次不应有的低级失误,直接导致了马刺的微弱领先优势被抹消。尤其是比赛接近尾声时,马刺落后一分的最后一攻,福克斯在明明可以传球给更有机会的队友或者寻找文班亚马的情况下,却选择了强行出手,结果投偏,直接导致球队落败。

马刺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这种强强对话中,缺乏智慧的调整,总是依赖天赋来弥补。尽管马刺凭借年轻球员的力量、身高和臂展优势,创造了一些压制对手的场面,比如频频用文班亚马和科内特组成双塔,针对勇士内线缺乏高个子球员的问题,展现了不少优势;或者格林在对位时被彻底压制,忍不住口吐脏话,看似是马刺占据了场上的主导地位。

但实际上,马刺的身高优势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反倒是勇士的“小快灵”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外线火力让马刺束手无策,同时勇士也充分利用自己的快速反击,频频通过抢断快速得分,马刺全场的20次失误,足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尽管马刺在末节一度领先接近两位数,但依然被勇士逆转。除了勇士老将们的成熟经验外,他们的战术调整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格林被文班亚马帽到之后,便通过挑衅发泄情绪犯规,试图打乱马刺的得分节奏。而巴特勒在关键时刻故意犯规送给对方罚球,既中断了马刺的连得分,也给库里争取了更多喘息的机会。

随着这些“盘外招”逐渐奏效,库里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罚球继续得分,勇士的运气似乎也开始逆转,最终成功赢得了比赛。毕竟在NBA赛场上,胜利不仅属于实力强大的球队,也属于那些永不放弃、不断思考的队伍。

勇士每次面对马刺都能笑到最后,或许还有历史的因素。在2017年的季后赛中,前勇士中锋帕楚里亚故意垫脚导致当时的马刺核心伦纳德重伤,不仅使他赛季报销,也让GDP时代的马刺一去不返。那个不太光彩的动作,帮助勇士建立了短暂的王朝,但也让昔日强队马刺彻底崩溃。虽然那段往事早已成为过去,帕楚里亚也早已退役,但勇士依然希望通过实力证明,当年他们淘汰马刺,靠的不仅仅是“脏技术”。

如今,虽然两队的实力差距已然出现了巨大反转,每一次交锋对勇士来说,都是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而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马刺年轻球员们,只能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继续被勇士意外击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