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糖大夫讲堂 | 无糖饼干真的“无糖”吗?糖友必学的“隐形糖”识别指南

【糖大夫讲堂】做糖尿病的管理达人,当内分泌疾病的调理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唐咸玉专家团队主讲,带您走近内分泌世界,为您科普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西医防治知识。

医学指导

本期作者

逛超市时,“无糖饼干”是否曾让你心动?尤其是对于需要严格控糖的糖友来说,这类食品似乎是解馋的绝佳选择。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标榜“无糖”的饼干其实暗藏玄机——“隐形糖”可能正悄悄影响你的血糖稳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隐形糖”的面纱,教你如何聪明选择、安心食用。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无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也就是说,“无糖”≠“零糖”,微量的天然糖或添加糖仍可能存在。更值得警惕的是,不少无糖饼干为了改善口感,会添加麦芽糊精、玉米糖浆、果葡糖浆等成分,或是使用木糖醇、赤藓糖醇等代糖。其中,麦芽糊精、玉米糖浆等升糖指数并不低,过量摄入仍会引起血糖波动;而部分代糖可能引起肠胃不适,也不宜过量食用。

1. 紧盯配料表:配料表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序,若前几位出现“麦芽糊精、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蔗糖、葡萄糖”等字样,即便标注“无糖”,也需谨慎选择;优先选配料表干净,以“小麦粉、燕麦粉、膳食纤维”为主,且无额外添加糖的产品。

2. 关注营养成分表:重点看“碳水化合物”含量,无糖饼干虽无糖,但谷物本身含淀粉(淀粉会分解为葡萄糖),过量食用仍会导致碳水摄入超标;同时对比“膳食纤维”含量,高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速度。

3. 警惕“伪健康”标签:除了“无糖”,“低糖、无蔗糖、零卡”等标签也需理性看待。比如“无蔗糖”可能添加了其他糖浆,“零卡”可能含代糖,不能仅凭标签就放心大量食用。

附:常见隐形糖名称清单

糖类: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

糖浆类:高果糖玉米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淀粉糖浆、麦芽糖浆、枫糖浆、龙舌兰糖浆。

其他名称:麦芽糊精、糊精、浓缩果汁、蜂蜜、椰糖。

看排序:配料表中糖类成分排位越靠前,含量通常越高。

识名称:名称中带“糖”“浆”“蜜”的成分,大多属于添加糖。

常见高隐形糖食品类别:

饮料类:奶茶、果汁、碳酸饮料、运动饮料等。

零食类:薯片、饼干、面包、火腿肠、牛肉干等。

调味品类:番茄酱、沙拉酱、蚝油、甜面酱等。

烘焙类:蛋糕、牛角包、吐司等。

乳制品类:部分调味酸奶、低脂乳制品等。

科室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病种糖尿病研究基地合作单位、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学术带头人范冠杰教授和科主任唐咸玉的带领下,科室已成为集预防、医疗、科研、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化内分泌中医医疗单位。

科室拥有31张病床,专业团队由20余名医护精英组成,包括省名中医1人,岭南名医2人,高级职称7人,形成"老中青"三代传承的黄金梯队。团队骨干曾赴哈佛医学院、北大三院等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深造学习。科室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引进多种先进的诊疗手段,开展垂体泵、胰岛素泵、甲状腺细针穿刺、甲状腺消融等现代诊疗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自然、科技部重点专项、省部级等课题30余项。

初审 | 陈凌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糖大夫讲堂 | 无糖饼干真的“无糖”吗?糖友必学的“隐形糖”识别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