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源源 周霞峰
近日,长沙县第三医院会议室内掌声经久不息。手持结营证书与原创作品的孩子们,笑容如盛夏骄阳般明媚——这场由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与长沙县第三医院全程提供技术支撑、以“游戏治疗游戏成瘾”为治疗理念的全国第四期“阳光少年”心理成长夏令营,在8天沉浸式体验后圆满落幕。作为一场融合专业医疗资源与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它不仅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注入新动能,更探索出“医社协同”守护童心的新路径。
专业护航:医疗力量筑牢成长“安全网”
不同于普通夏令营,本次活动从源头就植入了专业医疗“基因”。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资深精神心理专家团队与长沙县第三医院专业力量深度联动,构建起“课程设计—风险预案—日常监测”全链条保障体系。从基于发展心理学的课程体系搭建,到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的风险防控方案,再到每日量化的身心健康监测,科学医疗资源的深度介入,让孩子们在安全的游戏场景中释放天性、探索自我。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向阳生长的力量,我们要做的是用科学方式唤醒它。” 夏令营技术总指导、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周旭辉教授的话,道出了专业团队的核心理念。这种“医疗级”守护,成为活动区别于传统夏令营的核心竞争力。
游戏为桥:让成长在欢笑中自然发生
“在游戏中遇见真实的自己”—— 这句口号背后,是对传统说教式教育的彻底革新。活动摒弃“填鸭式”心理引导,将深度心理学原理融入趣味游戏设计,打造出一系列“反套路”成长课程。
“反套路游戏局”中,孩子们在创意挑战游戏里协作解谜,在欢笑中悄然学会团队信任;“暴走情绪退退退”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情绪卡牌等互动,让抽象的“情绪管理”变成可触摸、可练习的技能;“家庭故事续写计划”则以绘画、角色扮演为媒,让孩子与父母在共同创作中重温家庭温暖…… 这些 “游戏治疗”,让成长不再是任务,而成为孩子们主动奔赴的“心灵冒险”。
家校同频:父母课堂点亮“教养灯塔”
开营日和结营日的两场“向游戏学习、做智慧父母”主题课堂,成为联结家庭与成长的关键一环。周旭辉教授以临床案例为镜,深刻剖析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家庭密码”:“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系统互动的‘信号灯’。”
从“有效沟通的非语言技巧”到“情绪涵容的实践方法”,从“安全依恋的建立路径” 到“父母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周旭辉教授的分享直指家庭教育核心——父母的状态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土壤”。这场课堂不仅让家长们重新校准教养坐标,更推动 “家庭—医院—学校” 形成守护合力。
成长蜕变:从 “参与者” 到 “发光体”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的变化肉眼可见:曾怯于表达的少年主动分享手绘日记里的心情起伏,易冲动的孩子演示着“情绪冷静法”,独来独往的孩子拉着伙伴展示集体创作的画作。这些从内而外的蜕变,印证了活动“赋能成长”的初心。
长沙县第三医院党支部书记钟志军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夏令营成功融合了专业医疗的严谨、公益组织的热忱与家庭教育的需求,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了可复制的‘医社协同’样本。”
当最后一张结营证书被郑重接过,这场以游戏为舟、以科学为帆的心灵之旅并未结束。那些在游戏中习得的协作力、在家庭中流动的理解力、在专业守护下唤醒的内驱力,终将成为孩子们向阳生长的“恒久养分”。而这场“用游戏治疗游戏成瘾”的创新实践,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写下了生动注脚——成长,本就该如阳光般自然、灿烂。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