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试过,明明按时吃药、控制饮食,视力却还是越来越模糊?糖尿病并发症不仅威胁生命,也可能‘偷走’你的视力。你知道吗?糖尿病是成年人失明的首要原因,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罪魁祸首之一。但如今,精准医疗技术正在改变这一切,尤其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它能‘读懂’你的眼睛,告诉医生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核心问题在于,由于糖尿病引发的血管渗漏,黄斑区域出现水肿,逐渐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VEGF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但选择哪种更有效呢?选错治疗方案可能延误病情,导致视力不可逆损伤。
最近,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31届法国眼科协会大会上,专家们讨论了第二代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中的作用。这两种治疗方式都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最佳方案呢?
根据目前的主流医学观点,OCT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识别炎症生物标志物,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例如,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提示炎症型水肿)和视网膜内层紊乱(DRIL)等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因并选择治疗方案。
简单说,如果存在炎症型DME,糖皮质激素可能更有效;而对于无炎症特征的患者,抗VEGF药物是首选。一项科学研究发现,DME伴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时,白细胞介素水平较高,此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更好地减轻水肿,但对视力的改善效果不如抗VEGF药物。
此外,视网膜内层紊乱(DRIL)涉及视网膜各层之间的边界不清晰,这可能是Müller细胞激活的表现。Müller细胞在维持视网膜稳态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病理条件下,这些细胞无法正常工作。研究发现,DME伴有DRIL的患者体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升高,这表明Müller细胞功能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于保护Müller细胞,恢复其钠钾通道的功能。
新一代抗VEGF药物如brolucizumab和faricimab虽然减少了注射频率,但炎症风险较高,需要谨慎选择。例如,8毫克阿柏西普被推荐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尤其是在第一代抗VEGF药物效果不佳时。然而,对于近期有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建议优先使用糖皮质激素。
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办呢?首先,定期检查眼底,尤其是通过OCT评估黄斑水肿情况。其次,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明确自身是否适合抗VEGF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最后,关注新一代抗VEGF药物的进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糖尿病黄斑水肿不再是不可控的视力杀手。通过OCT影像技术,医生可以精准分析病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定期检查、科学治疗,让视力‘回归正轨’!关注眼健康,从现在开始。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