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核心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伴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易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以下10类常用治疗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口服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等类型,适配不同症状严重程度(轻度、中重度)及发作类型(间歇性、持续性)的治疗需求。需明确的是,药物治疗需结合过敏原规避,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联合用药,具体方案需经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后确定。
一、10类药物,适配不同过敏性鼻炎需求
(一)口服抗组胺药—— 快速缓解喷嚏、鼻痒,全身起效
1. 氯雷他定片
适用场景:轻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以喷嚏、鼻痒、清水样涕为主要症状者,尤其适合需日常工作、学习的成年人。
典型表现:接触花粉、尘螨后突发连续喷嚏(每次3-5个),鼻痒明显,伴少量清水涕,鼻塞较轻。
对应作用:外周性抗组胺药,阻断组胺H1受体,快速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喷嚏、鼻痒和流涕,嗜睡副作用轻微。
用法: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mg,每日1次,饭前饭后均可服用;2-12岁儿童按体重调整剂量。
注意:罕见嗜睡、口干,服药期间避免饮酒;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女性慎用。
2. 西替利嗪片
适用场景:轻中度过敏性鼻炎,尤其适合伴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者,儿童剂型(滴剂)更适合低龄儿童。
对应作用: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起效较氯雷他定快(约30分钟),能同时缓解鼻部和眼部过敏症状。
用法:口服,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每次10mg,每日1次;2-6岁儿童每次5mg,每日1次,或遵医嘱使用滴剂。
注意:部分人可能出现轻微嗜睡,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前需谨慎;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 抗炎消肿,控制鼻塞核心症状
3.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适用场景: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以鼻塞为主要症状,或伴鼻黏膜明显肿胀者。
典型表现:鼻塞呈持续性,双侧鼻腔堵塞明显,影响睡眠和呼吸,伴大量清水涕,鼻黏膜检查可见苍白水肿。
对应作用:局部抗炎作用强,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缩小肿胀的鼻黏膜,从根本上缓解鼻塞,同时改善喷嚏、流涕症状。
用法:鼻腔喷雾,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每次每侧鼻孔2喷(每喷64μg),每日1次,晨起使用;症状控制后减至每次每侧1喷维持。
注意:使用前需充分摇匀;长期使用需定期复查鼻黏膜(避免萎缩);鼻腔有真菌感染时禁用。
4.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适用场景:中重度过敏性鼻炎,尤其适合对其他鼻用激素不耐受的患者,儿童(3岁以上)可安全使用。
对应作用:局部抗炎活性强,全身吸收少,副作用低,能有效缓解鼻塞、鼻痒和流涕,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
用法:鼻腔喷雾,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每侧1喷(每喷50μg),每日1次;3-11岁儿童每次每侧1喷,每日1次。
注意:首次使用前需按压喷头至喷出均匀雾状;避免朝向鼻中隔喷药,以防黏膜损伤。
(三)鼻用抗组胺药—— 局部起效快,针对性缓解鼻部症状
5. 盐酸氮䓬斯汀鼻喷雾剂
适用场景:轻度至中度过敏性鼻炎,尤其适合对口服抗组胺药嗜睡副作用敏感者(如司机、学生)。
典型表现:阵发性喷嚏、鼻痒明显,鼻塞较轻,希望快速缓解症状且不影响日常活动。
对应作用:局部作用于鼻腔黏膜,阻断组胺受体,起效快(15-30分钟),无明显全身嗜睡副作用,专门针对鼻部过敏症状。
用法:鼻腔喷雾,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每次每侧1喷,每日2次(早晚各1次),喷药后可擤鼻。
注意:少数人可能出现鼻腔干燥、苦味感;对本品过敏者禁用;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
(四)白三烯调节剂—— 抗炎平喘,适合合并哮喘者
6. 孟鲁司特钠片
适用场景: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或单纯过敏性鼻炎对其他药物反应不佳者,尤其适合儿童。
对应作用:阻断白三烯介导的炎症反应,既缓解过敏性鼻炎的鼻塞、流涕症状,又能预防和治疗哮喘发作,作用持久。
用法:口服,成人及15岁以上患者每次1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6-14岁儿童每次5mg,2-5岁儿童每次4mg,均睡前服用。
注意:偶见情绪波动、失眠等精神症状,出现时需立即停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不可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
(五)肥大细胞稳定剂—— 预防过敏发作,适合儿童及轻症者
7. 色甘酸钠滴鼻液
适用场景:过敏性鼻炎预防治疗(如花粉季来临前2周使用),或轻度过敏性鼻炎,尤其适合婴幼儿和孕妇。
典型表现:每年固定季节(如春季、秋季)发作,症状较轻,以鼻痒、少量喷嚏为主,无明显鼻塞。
对应作用: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其释放组胺等过敏介质,预防过敏反应发生,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
用法:滴鼻,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每次每侧鼻孔2-3滴,每日4次;2-6岁儿童每次每侧1-2滴,每日4次。
注意:起效较慢(需连续使用1-2周),不适合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开封后需在1个月内用完。
(六)减充血剂—— 短期缓解严重鼻塞,严格限制使用
8. 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
适用场景:过敏性鼻炎伴严重鼻塞,影响睡眠或鼻腔用药吸收时,短期应急使用。
对应作用: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快速缓解鼻塞(5-10分钟起效),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药物性鼻炎,需严格控制疗程。
用法:滴鼻,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每次每侧鼻孔1-2滴,每日不超过3次,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注意: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慎用;不可长期或过量使用(避免鼻黏膜萎缩)。
(七)抗组胺复方制剂—— 联合缓解多重症状
9. 氯雷他定伪麻黄碱缓释片
适用场景:过敏性鼻炎伴明显鼻塞、流涕,单一药物无法控制者,尤其适合成人。
典型表现:鼻塞严重,伴大量清水涕、频繁喷嚏,影响呼吸和睡眠,需同时缓解鼻塞和过敏症状。
对应作用:氯雷他定缓解喷嚏、鼻痒,伪麻黄碱收缩鼻血管缓解鼻塞,双重作用同时改善多重症状。
用法: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片,每日2次,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掰开。
注意:有高血压、心脏病、前列腺增生者禁用;可能引起心悸、口干,服药期间多饮水;避免与其他减充血剂联用。
(八)眼部抗过敏药—— 缓解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
10. 色甘酸钠滴眼液
适用场景:过敏性鼻炎合并过敏性结膜炎,伴眼痒、流泪、眼睑水肿者。
对应作用:稳定眼结膜肥大细胞膜,阻止过敏介质释放,缓解眼部过敏症状,安全性高,儿童可使用。
用法:滴眼,成人及儿童每次1-2滴,每日4次,症状明显时可增至每日6次。
注意:滴眼时避免瓶口接触眼睛;使用后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二、过敏性鼻炎常用联合用药方案(需医生个体化调整)
1. 中重度基础方案:氯雷他定片(口服) +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鼻腔喷雾)—— 全身+局部结合,抗炎抗过敏,全面控制症状。
2. 合并眼部症状方案:西替利嗪片(口服) +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腔喷雾) + 色甘酸钠滴眼液(滴眼)—— 兼顾鼻、眼症状,同步缓解不适。
3. 合并哮喘方案:孟鲁司特钠片(口服) + 盐酸氮䓬斯汀鼻喷雾剂(鼻腔喷雾)—— 既治鼻炎又防哮喘,适合双重疾病患者。
4. 严重鼻塞应急方案:氯雷他定伪麻黄碱缓释片(口服,短期) +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鼻腔喷雾)—— 快速缓解鼻塞,同时长期抗炎控制病情。
三、用药见效的信号,提示症状改善
规范用药1-2周后,若出现以下变化,说明治疗有效:
1. 鼻部症状减轻:喷嚏次数减少(每日<3次),清水样涕明显减少,鼻塞缓解(可顺利经鼻呼吸),鼻痒感消失。
2. 眼部症状缓解:眼痒、流泪、眼睑水肿等症状消退,不影响日常用眼。
3. 生活质量提升:睡眠不受鼻塞影响,白天精神状态改善,无需频繁擤鼻,社交、工作无明显困扰。
若用药2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鼻塞加重、鼻涕变黄变稠(可能合并感染),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避免长期依赖减充血剂,以防引发药物性鼻炎。
四、用药不适?这样处理
- 轻微不适(常见反应):氯雷他定引起的轻微口干(多饮水可缓解);鼻用激素导致的鼻腔干燥(配合生理盐水洗鼻可改善),无需停药。
- 明显不适(需警惕):出现皮疹、瘙痒(药物过敏,立即停药并就医);使用孟鲁司特钠后情绪异常(如烦躁、失眠,及时停药);长期用减充血剂后鼻塞加重(可能为药物性鼻炎,紧急就诊)。
五、用药关键细节,提升治疗效果
1. 明确过敏原再用药: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致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屑),用药同时规避接触,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发作。
2. 掌握鼻用药物用法:使用鼻喷雾剂时,头部稍前倾,喷头朝向鼻腔外侧壁(避开鼻中隔),喷药后轻捏鼻翼并吸气,确保药物均匀分布。
3. 控制用药疗程:鼻用糖皮质激素可长期使用(3-6个月),但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减充血剂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抗组胺药症状控制后可按需使用。
4.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孕妇优先选择色甘酸钠类安全性高的药物;儿童用药需选择儿童剂型(如滴剂、低剂量鼻喷剂);老年人使用含伪麻黄碱的药物需监测血压。
六、配合3件事,减少鼻炎复发
1. 规避过敏原:花粉季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戴口罩、眼镜;尘螨过敏者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用55℃以上热水),使用除螨仪;避免接触宠物毛屑、霉菌等致敏物。
2. 鼻腔清洁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洗鼻1-2次,清除鼻腔内过敏原、分泌物,减轻黏膜刺激,增强鼻黏膜抵抗力。
3. 增强自身免疫: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提高机体抗过敏能力。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选择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及患者年龄,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患者需坚持“规范用药+过敏原规避+鼻腔护理”的综合策略,才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摆脱过敏性鼻炎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