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听劝】家人们!这个时间段运动,更有助于控糖!

导 读

人们常说运动是抗病的“良药”,你通常选择什么时间进行运动?选对运动时间,身体才会更健康。在这个时间运动,糖尿病风险会大大降低,而且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痛风患者、尿酸高的人,都适合在这个时间运动。究竟是哪个时间呢?小编这就带你详细了解!

什么时间运动更有助于控糖?

2023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下午运动更有助于改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这项研究共纳入2416例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9岁,57%为女性。患者均接受4年生活方式干预,并均佩戴可穿戴设备以监测身体活动。

研究者发现,下午进行中等到高强度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最大,尤其在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第一年。而且,下午运动有助降糖独立于每周平均体力活动量和运动强度。此外,研究还发现,下午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更容易减少药物的用量。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这项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未能监测睡眠以及纳入饮食摄入等混杂因素。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数据和试验证据,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建议。

之前一项纳入775位成年人的荷兰研究也发现,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可能更有利于控制好血糖。

该研究显示,与一天内均匀运动相比,集中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可将胰岛素抵抗指数最高降低25%,而上午运动则无此效应。

还有哪些人适合下午运动?

1. 心脏病患者:

下午或晚上

每天上午6点~9点是心脏病发作的“早高峰”,因为早上人体相对缺水,血液比较黏稠,易形成血栓。同时,上午的血压在一天当中最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或破裂,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此,运动最好避开这个高峰时段。运动时间安排在午饭后一小时到晚上九点前为宜

对于冠心病患者,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不适合的运动方式不但不能缓解病情,反而会加重病情。而且由于此类人群多为中老年,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可以考虑踢毽子、打羽毛球、骑行、慢跑等运动方式。运动前一般需要5分钟~10分钟做准备活动,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进行休息,可以进行5分钟的整理活动,使心脏逐渐适应运动量的减少。

运动过程中,不要盲目地追求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选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才是最好的。

2. 高血压患者:

下午或傍晚

高血压的一般规律是早晨血压逐渐上升,到了下午四五点钟,血压相对稳定,此时比较适合运动。

对降压有较好作用的运动是有氧运动,如慢跑、步行、做广播体操、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运动方式,可以同时选择2种~3种。运动强度自己掌控,并随时观察运动时的心率,如年龄70岁整,用170减去年龄,测定1分钟心率,在100次左右比较适中,且中间不超过2次间歇。推荐每周运动5次,每次1小时左右(包括热身活动)。

高血压患者要尽量少做剧烈运动,尤其是需要弯腰、低头的运动。如果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时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如果血压不稳定,应至医院就诊,由医生明确病情,决定采取哪种运动方式。

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或急进型高血压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变等患者不建议运动,应先控制好病情,遵医嘱治疗。

3. 痛风、尿酸高者:

下午

痛风患者和尿酸高的人,最好选择在下午运动,也就是午饭后至晚饭这段时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和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健身操、骑自行车及游泳等。还可以适量做一些抗阻练习和关节柔韧性练习。建议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防止过度运动,以微出汗为度

处在痛风急性期的人群不适合运动,这个时候需要休息,尽量减少关节活动,宜卧床休息,出现关节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制动患肢。

运动虽好,方式不对反伤身

运动损伤的三大原因:热身不够、场地因素、疲劳训练。

1

热身

无论做什么运动,首先都要进行热身,特别是挥拍运动、游泳这种全身肌肉协调运动,一定要提前进行热身,可以做做踢腿、拉伸等动作,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这样才不容易受伤。

2

场地因素

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穿戴合适的运动装备,比如运动衣、运动鞋等,并且灯光、气温都要多加注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寒冷的气温可能使全身的关节肌肉发生僵硬,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

3

训练强度

无论做什么运动,一定不要疲劳训练。有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平时没有时间锻炼,所以到了周末一运动就要两三个小时,运动时间比较集中。这样的运动方式是不对的,建议将运动分到各个阶段,每次时间不要太长,这样才不易疲劳。

温馨提示:无论什么样的运动,运动完了以后,膝关节疼痛持续超过2个小时,就说明运动过量了,需要减少运动量,大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调整运动量!

科普专家Expert

陶 军二附院骨科 主任医师

教授、博导,骨科副主任、南昌大学智能医学工程教研室副主任、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学术任职:江西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骨科(关节镜科)领先学科负责人、江西省专业运动员医疗保障中心专家组组长、中国骨科菁英会运动医学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下肢学组(青年)委员、讲师、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运动康复学组委员等。擅长:骨科相关疾病的诊疗,尤其是运用关节镜技术对肩、肘、膝、踝等各关节疾病的微创及运动康复治疗。

戴江华 二附院康复医学科 主任医师

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开展骨科康复及疼痛康复的诊疗工作,尤其对颈肩腰腿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已独立开展多种微创介入手术,包括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汽化减压术以及皇气消融等微创技术,手术累及达600余台次:同时将微创技术与传统的康复整脊手法有机结合,成为我省治疗颈肩腰腿痛具有鲜明特色、疗效显著的微创整复治疗技术;开展骨折术后、软组织及关节损伤、关节僵硬、骨质疏松以及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均取得明显疗效。

编辑:杨君琴 编审:兰天

合:CCTV生活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正版图片库123RF、Pixabay

人们常说运动是抗病的“良药”,你通常选择什么时间进行运动?选对运动时间,身体才会更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听劝】家人们!这个时间段运动,更有助于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