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说 “秋吃鲜,胜补药”,入秋后不少人总想着买些贵的食材补身体,却把身边一种 “不起眼的好东西” 给忽略了 —— 就是红薯叶。很多人觉得红薯叶是种红薯时的 “副产品”,扔了可惜才吃,其实它做对了比空心菜还香,不仅能帮着通肠道、排浊气,常吃皮肤也能润润的。今天就把我试了十几次的 3 种家常做法分享给你,新手跟着做,保证零失败,还能避开容易翻车的坑。
先跟大家说句实在的,选红薯叶也是有技巧的,选不对口感差很多。我每次买都挑带点嫩茎的,叶子摸起来软乎乎、没有黄斑和虫眼的;要是茎太粗硬,炒出来嚼着费劲,还塞牙。回家处理时,先把老茎掐掉,叶子用清水泡 5 分钟,轻轻冲干净泥沙就行,别使劲搓,不然叶子容易烂,营养也会流失。
第一道菜:清炒红薯叶 —— 不发黑、脆嫩的关键在 “蒜爆香” 和 “快炒”
这道菜是我家最常做的,简单又下饭,很多人炒红薯叶容易发黑、出水,其实就是少了两步,我之前踩过这坑,后来改了做法,每次炒都翠绿脆嫩。
1.处理食材(新手必看):红薯叶掐成 5 厘米左右的小段,别太长,不然炒的时候受热不均;蒜切成末,别用拍的,蒜末爆香更出味,我试过拍蒜,香味没蒜末浓,后来就一直切蒜末。
2.炒的技巧(避免出水):热锅冷油,油不用多,能润满锅底就行。油热后先放蒜末,闻到蒜香马上放红薯叶,开大火快速翻拌 1 分钟,看到叶子稍微变软就停火 —— 炒太久会出水,叶子也会发柴,嚼着没口感。我之前贪多炒了 3 分钟,结果一盘子水,味道也差了。
3.调味别复杂:只需要加半勺盐、一点点生抽(大概 3 毫升),翻匀就能出锅。别加鸡精、蚝油这些,会盖过红薯叶本身的清甜味,我试过加蚝油,反而让味道变杂了,简单调味最能突出它的鲜。
第二道菜:凉拌红薯叶 —— 翠绿不塌、清爽解腻的秘诀在 “焯水” 和 “过凉”
天凉了偶尔想吃点清爽的,凉拌红薯叶就特别合适,解腻又开胃。很多人凉拌红薯叶吃着有生味,或者叶子软塌塌,其实就是焯水和过凉这两步没做好。
1.焯水(去生味的关键):水烧开后加半勺盐,放红薯叶焯 30 秒,时间别太长,不然叶子会烂。我之前没加盐焯水,叶子颜色发暗,加了盐之后,颜色更翠绿,还能提前入点底味。
2.过凉(保脆嫩):焯好的红薯叶马上捞出来,放进凉水里过一下,直到叶子变凉,再捞出来攥干水分 —— 别攥太用力,不然营养会流失,攥到不滴水就行。我之前没去过凉,叶子软乎乎的,一点口感都没有,过凉这步真不能省。
3.调汁(灵魂步骤):碗里放 1 勺香醋、半勺生抽、少许盐、1 勺香油,搅均匀;把攥干的红薯叶放进碗里,倒上料汁,再撒点白芝麻,拌匀就能吃。喜欢吃辣的可以加半勺辣椒油,不喜欢的就原味,更能尝到红薯叶的清爽,我家老人就爱吃原味的,说不刺激肠胃。
第三道菜:蒸红薯叶 —— 不粘团、软嫩入味的技巧在 “裹粉” 和 “薄铺”
蒸红薯叶特别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清淡还保留营养,很多人蒸出来要么粘成一团,要么没味道,其实就是裹粉和铺放的步骤没掌握好。
1.处理食材:红薯叶洗干净,攥干水分,切成 1 厘米左右的碎段,别切太碎,不然蒸出来成泥,没口感;也别太长,太长裹粉不均匀。
2.裹粉(不粘团的关键):放少许玉米面粉(用白面也行,玉米面粉更香甜),用手抓匀,让每片叶子都裹上薄薄一层粉 —— 别放太多粉,不然蒸出来干巴巴的,我之前放多了,吃着像嚼面疙瘩,少放粉才软嫩。
3.蒸制(受热均匀):蒸锅水烧开,把裹好粉的红薯叶铺在蒸笼布上,别堆太厚,摊成薄薄一层,不然中间蒸不熟。开中火蒸 5 分钟,关火后焖 1 分钟再拿出来。
4.调味(简单入味):空碗里,加半勺盐、1 勺香油、少许蒜末,拌匀就能吃。可以把调料和蒸好的红薯叶混合拌匀吃,也可以蘸着吃,看自己喜好来,怎么简单怎么来。
其实养生真不用花大价钱买补品,像红薯叶这样的家常食材,便宜还营养。秋天容易干燥,吃多了油腻的容易便秘,常吃红薯叶能帮着通肠道;它还含维生素,平时吃点能让皮肤状态好一些,这些都是通过日常吃饭就能轻松获取的,比特意补更方便。
今天这 3 种红薯叶的做法,都是我踩过坑后总结的,新手跟着做,保证一次成功。现在红薯叶正新鲜,不管是炒着吃、凉拌还是蒸着吃,都简单好做,还不费时间。要是觉得这些做法有用,就点赞收藏起来,下次做饭照着做;也可以转发给家里做饭的人,让大家都能吃到这道平价又营养的 “秋季好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