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警惕!身体这3处“变硬”,可能是脑梗在悄悄靠近!医生提醒

“王大爷,您快歇会儿吧,怎么说话都不利索了?”

“我、我没事……舌头、有点、不听使唤……”

午后,66岁的王大爷正在家门口和老邻居下棋,突然觉得舌头发紧,说话也不利索,脸部一侧似乎僵住了,邻居赶紧拉着他去了医院。

CT一查——脑梗前兆!

所幸送医及时,医生紧急干预,王大爷脱离了危险。

可他自己也一头雾水:“我就是平时有点脖子僵硬,舌头发涩,也没啥大毛病啊,怎么就差点出大事了?”

医生的一番话,让王大爷陷入了沉思:“脑梗发作前,其实身体已经悄悄发出警告信号了,只是你没注意到。”

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看清:身体哪三处发硬,是脑梗悄悄盯上了你!

一、颈动脉发硬

颈动脉,是人体连接心脏和大脑的关键通道之一,相当于“高速公路”。而脑梗,就像是“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严重交通事故,一旦堵了,后果不堪设想。

颈动脉发硬,其实是动脉粥样硬化在作怪。

随着年龄增长、血脂升高,血管内壁就容易积聚脂肪、胆固醇、钙质等物质,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就像“血管里的水泥”,时间久了,会让血管变窄、变硬,弹性降低,严重的还会形成血栓。

医生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脑梗患者发病前都有脖子僵硬、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特别是当你出现以下情况时,一定要警惕:

经常脖子发硬、活动不灵活,尤其是早上起床后;

感觉头脑发沉、眼花耳鸣,像“供血不足”一样;

低头或抬头时,会觉得头晕或眼前发黑;

按压颈侧(靠近下颌角)有跳动强烈或按之疼痛感。

这些,其实是颈动脉已经出现狭窄甚至硬化的信号。

建议:45岁以上人群,特别是三高患者,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彩超检查,可及早发现血管硬化或斑块。

二、舌头发硬

很多人对舌头的变化不以为意,觉得不过是上火、口干而已。殊不知,舌头不只是吃饭和说话的工具,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如果大脑供血不足,特别是支配舌头运动的神经受损时,舌头往往是最先出现异常的地方。

以下这些舌部异常,你得小心:

舌头突然感觉沉重、不灵活,说话含糊;

吃饭时总觉得舌头使不上劲,容易咬到;

一照镜子,发现舌头歪斜,向一侧偏;

喝水时容易呛到,说话带鼻音或吐字不清;

这些表现,都可能是小脑或大脑半球血流不畅导致舌神经功能异常的结果,是脑梗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征兆。

三、面部僵硬

人的面部表情,之所以灵动丰富,是因为大脑通过面神经来控制脸部肌肉。

当脑血管出现问题,尤其是脑梗或脑供血不稳时,控制面部运动的神经也可能“掉链子”。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一早醒来,感觉脸一侧麻麻的、没感觉;

刷牙时发现水老是从嘴角流出来;

家人说你笑起来歪歪的,不对称;

一侧脸不听使唤,摸起来像打麻药一样僵;

这些情况,很可能是面神经传导受阻,肌肉失去协调性,出现偏瘫或麻痹的征兆。

更严重的,有些人脸部突然失去表情,眼皮下垂、嘴角歪斜,说话困难、流口水等,这往往是脑血栓或脑梗的先兆症状。

以上三个部位的“变硬”或“僵硬”,都不是孤立出现的,也不是单纯的老化。

它们的背后,隐藏着脑血管逐渐堵塞、脑供血下降的风险,是脑梗前悄悄亮起的红灯。

四、这几类人,特别容易被脑梗盯上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中招脑梗,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50岁以上中老年人:血管老化是脑梗高发主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这“三高”就是“硬化催化剂”。

长期吸烟、酗酒者:烟酒刺激血管,加速硬化。

久坐少动、肥胖人群:代谢缓慢,血液循环差。

有家族脑卒中史的人群:遗传风险较高。

五、科学防范脑梗,这几点要记牢!

① 定期筛查血管健康

颈动脉彩超:了解是否有斑块或狭窄。

血脂、血压、血糖检查:掌握三高控制情况。

② 饮食控制3高

少油、少盐、少糖

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

多摄入膳食纤维,如燕麦、蔬菜、水果

③ 适当运动,活化血管

每天快走30分钟以上,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慢跑、游泳都是很好的选择

④ 保持心理平稳

长期焦虑、情绪大起大落,也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增加脑梗风险。

⑤ 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晚上尽量保持7小时以上睡眠,帮助身体修复。烟酒则是脑梗最怕的诱因,一定要远离。

很多重大疾病,不是突然发作,而是长年累月积攒的结果。

我们能做的,不是等病来了才慌张治疗,而是提前识别信号,科学预防,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注:文中所有图片均由AI生成

来源:重庆城市TV现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警惕!身体这3处“变硬”,可能是脑梗在悄悄靠近!医生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