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成为许多患者的希望之光。然而,谁能想到,这原本旨在减轻痛苦的手术方式,却成为了一些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今年3月10日,22岁的汕头姑娘卢晓丹(化名)满怀对新生命的期待,走进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准备接受输卵管堵塞微创手术。手术顺利完成,这本该是迈向幸福的起点,却成了噩梦的开端。术后被推入复苏室等待全麻苏醒的她,因喉罩阻塞氧气供应,长时间缺氧,最终导致脑死亡。
从麻醉记录单可以看到,卢晓丹在14:45时血氧饱和度从正常的98%骤降至50% ,直至15:15才恢复到96%,这关键的30分钟里,大脑因严重缺氧遭受不可逆损伤。家属质疑,复苏室医护人员未及时发现喉罩问题,报警仪器报警后也未得到处理。对此,医院虽称正在调查,但“监控坏了”的说辞,无疑让家属的疑惑更深。
类似的悲剧并非个例。2024年10月,广东佛山陆先生的妻子在佛山第一人民医院做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微创手术,术后因并发症脑死亡离世。经广东省医学会鉴定,该起手术医院存在多处不当行为,系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院承担主责。
这些事件令人痛心,也引发我们的反思。麻醉复苏阶段是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患者在此期间完全依赖医护人员的监护。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同样重要。医院应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严格规范操作流程。相关部门也需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家庭因医疗事故破碎,让患者在求医路上多一份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