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内分泌科,有一种场景,常常让医生和家属都感到无奈。比如六十多岁的王大爷,平时对血糖还真不上心,觉得“反正就是个慢性病,小心点就行”,直到有天凌晨被急诊车送来,查出心梗,送到ICU后没挺过来。这让很多家属都纳闷——糖尿病到底不是说慢慢拖着吗,怎么突然就过不去了?医生每次看到这种情况,都忍不住叹口气,说实话,这类猝不及防的情况在糖尿病人身上其实见得太多,而背后的元凶,往往不是血糖本身,而是藏在暗处的那些“并发症”。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不是绝症,但为什么它带走那么多人?这个问题,哪怕家里没糖友的人也会好奇。实际上,糖尿病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像个全能破坏者,持续不高不低的血糖,悄悄损伤全身各种组织器官,然后在某个点上,一下子爆发。死亡的终点并不是血糖崩了,而是,那些长期积累的并发症突然发作,让整个身体一下撑不住。
让我们梳理一下规范医学和大样本数据认定的真相——糖尿病让人命悬一线的大多就是逃不开这几类并发症,看似不是秘密,其实藏着你没在意的细节。
心脑血管疾病:“无声杀手”突袭
很多糖友认为,糖尿病本质是血糖高,不会直接要命。其实,医学统计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糖尿病人最后都是“栽”在心脑血管事件(比如心梗、脑卒中)上。原因很扎实:长期高血糖让血管内壁慢慢变“粗糙”,胆固醇和脂质更容易黏在上面,血管逐渐变窄变硬,这和你水管堵了没区别。一到关键时刻,比如气温突变、情绪激动、过度劳累,血压飙升、血栓形成,“啪”一下就可能心梗、脑梗发作。对糖尿病人来说,这类急性发作导致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而且往往来得很突然。
更糟糕的是,糖友本身还经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就像头上悬着三把刀。很多人只盯着血糖,血压、血脂没当回事,谁想到最后致命的是心脑血管事件,而不是血糖升到多高。这也是医生经常讲的“糖尿病等同心脏病高风险”,意思是:你只要得了糖尿病,心梗、脑卒中的几率就激增。
肾脏受损:“静悄悄的致命”
再说“肾”。血糖总是偏高,对肾脏损伤就是慢慢积累的。早期可能只是在尿常规里偶尔查到点微量蛋白尿,人还毫无感觉,所以大多数人根本发现不了。但等到肾功能慢慢滑坡,尿蛋白越来越多,水肿、尿少,甚至发展到尿毒症时,肾已经坏得差不多了。
数据也很直白:糖尿病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死亡率极高,且往往与心脏问题联动,两头夹击,很多人等到必须透析时,身体已经扛不住了,还面临免疫力下降、感染等麻烦。
感染 & 糖尿病足:“小伤口变大灾难”
第三个特别要命的是感染,尤其是“糖尿病足”。长期高血糖让供血变差,脚部最敏感,什么轻微磕碰、脚气、割破,普通人贴完创可贴就无事,糖友经常发展成溃疡,一点点烂下去,怎么养也好不了。医生看得多了,最担心就是感染扩散,形成败血症,一旦败血症进展,救不回来。还有一些人虽然知道血糖高危险,平常不留意脚部护理,最后不得不截肢,就是因为小伤口变成大麻烦。
急性代谢危机: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
不得不提的还有“急性代谢紊乱”——比如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这两样虽然不是最常见的死因,但一旦出现,死亡率超高。酮症酸中毒多见于胰岛素依赖类型患者(尤其没及时用药、感染、应激等诱因),短短几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加快、意识模糊,不送到医院很快生命垂危。老年人更要当心高渗昏迷,大多是水分流失、血糖过高后一时崩溃,直接昏迷。
肿瘤风险:“慢病”促进肿瘤生长
最后一点,也是好多家庭没想过的——糖尿病提高了某些肿瘤风险。比如胰腺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在糖友里发病率比普通人要高不少。长期高血糖和高胰岛素环境,本身就利于肿瘤细胞异常生长。而糖友体内的慢性炎症和低下免疫力,也给肿瘤可乘之机,所以不少老年糖尿病人在查体时,发现合并肿瘤。
面对这些致命并发症,有没有什么是可以逆转、能人为干预的?
其实,对糖尿病人来说,比单纯看血糖更要紧的,是“综合管理”。也就是说,不只是每次测空腹血糖,还得盯紧血压、血脂、运动、饮食、体重这些关键指标。平时别小看一点点水肿、脚部的小破损、视物模糊、胸闷气短等细微信号,这些很可能就是并发症发作前的预警。
有效把控的几个建议:血糖:保持个体目标,不盲目追求“全正常”,避免大幅波动血压、血脂:和血糖一样要重视,想办法达标饮食:注重膳食平衡,减盐减油,多蔬菜运动:有氧+力量为佳,哪怕每天散步三十分钟,也是保护微血管的利器脚部护理、定期查尿常规和眼底,早点发现小问题备有急救知识,学会识别异常情况下该咋办关注心理健康,长期管理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家人支持很有用
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是“要命的魔鬼”,真正让人痛失亲人的,是各种并发症在背后推波助澜,长期积累、突发爆发。把握慢病管理的主动权,能不能避免那些严重并发症,决定了后半生健康的质量。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国际糖尿病联盟全球糖尿病报告2023》
3.《2023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
4.《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年第15卷第9期
5.《中国老年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共识》
6.《NEJM: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预后》
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