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詹实娜
编辑 | 刘家碧
近日,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手术室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营救紧张上演。顺义妇儿医院产科、新生儿科、手术室、麻醉科等多学科组成的专业团队,凭借提前制定的详尽分娩及抢救预案,成功完成了一例出生后即刻插管的高难度抢救,让这位孕38周、罹患致命左侧膈疝(腹腔脏器疝入胸腔,严重压迫心肺)的高危胎儿绝处逢生。
孕妇小阳(化名)曾多次尝试怀孕,去年年底终于成功,夫妻俩倍加珍惜。但在孕21周的时候,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存在左侧膈疝——腹中肠管进入到了胸腔,导致左肺被压缩。夫妻二人辗转联系到了在顺义妇儿医院产科出诊的刘晓巍主任医师。检查发现,此时宝宝的膈疝不仅导致整个左肺压迫痿憋严重,心脏亦受压右移,导致右肺亦受压缩小。这意味着分娩后宝宝将面临争分夺秒的高难度抢救,出生后在自主呼吸前要求完成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否则气体进入胃内会增加手术难度及死亡风险。
面对危急的病情,刘晓巍主任医师立即启动高危孕产妇救治预案。迅速组织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进行多学科(MDT)会诊,MDT团队反复推演分娩及抢救流程,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并将分娩日定为胎儿满38周。
由于担心胎儿提前发动,新生儿科尉进茜主任团队承担最关键的“第一棒”抢救任务。尉进茜主任带领团队在手术室进行了高强度、多轮次实战演练,以确保无论宝宝何时娩出,各班组医师都能无缝衔接、成功抢救。同时,团队提前与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转运团队建立联系,为宝宝出生后可能需要的进一步救治或转运搭建了绿色生命通道。
手术当天,在手术室张祎护士长的全力保障下,产科刘晓巍主任医师、梁娇副主任医师等高效完成剖宫产术前准备,为胎儿娩出创造安全通道;麻醉科医生庞玉精准实施麻醉,全力保障母婴安全。胎儿顺利娩出后,新生儿科赵天娇主治医师在胎儿娩出、脐带未断的“黄金窗口期”,直接在手术台上完成高难度的气管插管,抢在宝宝建立自主呼吸之前,为这个小生命打开至关重要的气道通路。这条气道成功阻断了气体进入被挤压上移的胃肠,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决定性先机。
断脐后,在新生儿科杨希护士长的指挥下,胃管置入减压、静脉通路建立等关键操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经过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和争分夺秒的救治,宝宝生命体征迅速稳定,经皮氧饱和度维持95%以上(接近完全正常水平),肤色红润。与此同时,北京儿童医院转运团队也抵达手术室,并连接好转运呼吸机、一氧化氮吸入仪等,确保救治与转运无缝衔接。宝宝出生仅半小时,便通过绿色通道紧急转至北京儿童医院,并成功接受了膈疝修补术。目前,孩子已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