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天然存在两种形式:
K₁(叶绿醌):来自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等。
K₂(甲萘醌):部分由肠道细菌合成,也存在于纳豆、奶酪等发酵食品。
它最广为人知的功能是帮助血液凝固,近年研究发现,它还对骨骼和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K的三大使命
凝血指挥官:维生素K是合成Ⅱ、Ⅶ、Ⅸ、Ⅹ等凝血因子的必需物质。缺乏时可导致异常出血,如牙龈出血、伤口难愈合等。
骨骼守护者:它激活骨钙素(一种骨骼蛋白质),帮助钙沉积到骨骼中。长期缺乏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血管清道夫:维生素K₂可通过调节钙代谢,减少血管钙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维生素K从哪里来?
K₁大户:深绿色蔬菜和水果。
K₂来源:发酵食品(如纳豆、奶酪)、动物肝脏、蛋黄等。
肠道助攻:健康肠道菌群可自行合成部分K₂,但需搭配均衡饮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缺乏与过量的健康风险
缺乏的危害:易出血、骨质疏松、血管钙化。
高危人群:新生儿(肠道无菌)、长期抗生素使用者、脂肪吸收障碍者。
过量的风险:天然维生素K毒性极低,日常饮食无需担忧。但合成形式的维生素K若过量,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
每天推荐摄入量:
成人每日推荐量为80μg。
新生儿出生时需注射维生素K,以预防出血性疾病。
小贴士
沙拉加油:搭配橄榄油或坚果,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
无需盲目补充:健康人通常无需额外补剂,除非医生诊断缺乏。
特殊注意: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者,需保持维生素K稳定摄入,避免影响药效。
维生素K就像身体的“交通警察”,指挥钙和凝血因子各司其职。日常多吃绿叶菜,就能让这位“隐形帮手”持续为健康护航。
来源:临床营养科
作者:陈春霞
荐稿:贾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