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老怕白露,小怕大寒”,白露过后,要懂忌口,3物不吃2事不做

老话说:“老怕白露,小怕大寒”。

这是一句代代相传的民间谚语,凝结了无数先人的生活智慧,白露,作为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热转凉的重要转折点。

白露节气过后,早晚温差加大,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亦随之发生变化,老年人因体质较弱,对气候转变尤为敏感,故有“老怕白露”之说。

白露过后,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整,平时要懂忌口,尤其是3物不吃2事不做,知晓避忌,方能安然度秋。

一、3物不吃

1. 不吃冰镇饮品。

白露后,自然界阳气渐衰,人体阳气亦开始收敛,此时若贪恋夏日清凉,继续饮用冰镇饮品,便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

寒凉之物入胃,需调动体内本已渐弱的阳气来温煦消化,久而久之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尤其老年人脾胃功能本就衰退,更易因寒凉侵袭而引发其他问题,秋季燥邪当令,当以温开水、热茶为佳,既解渴又护阳。

2. 不吃太辛辣之物。

秋燥最易伤肺。辛辣之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虽能发散解表,但过多食用则会助燥伤阴,甚至导致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咳嗽无痰等燥热症状。

传统养生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白露后应注重滋阴润肺,过于辛辣的食物犹如火上浇油,使体内津液耗伤,与秋季收敛之性相悖。饮食宜转向清淡,多食百合、银耳、梨等润燥之物。

3. 不吃过多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油腻厚重,不易消化,秋季人体阳气内收,消化功能相对夏季有所减弱。过多摄入油炸食品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食积停滞、生湿化热。

且油炸之物性燥,与秋燥相合,更易损伤阴津,引发便秘、痤疮等不适,增加心血管负担。白露后饮食宜清润平和,选择蒸煮炖等烹饪方式,更符合秋季养生的要求。

二、2事不做

1. 不要直吹空调

白露过后,南方地区天气依然炎热,但其实若仍如盛夏般直吹空调,极易使寒邪侵入人体,空调冷风属外寒,直吹肌肤毛孔,容易导致感冒、头痛、关节酸痛等症,甚至引发面瘫。

尤其是老年人阳气虚弱,更应注意避免空调直吹,室内空调温度应设置在26℃以上,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夜间最好关闭空调,开窗通风,让身体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2. 不要着凉,注意早晚添衣。

白露节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昼夜温差增大,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更加明显,早晚凉意显著,若不及时添衣,极易受寒。

中医有“白露勿露身”之说,强调此时不宜赤膊露体,应特别注意腹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腹部受凉易伤脾胃。

老年人气血不足,对温度变化调节能力差,尤需注意随时增减衣物,晨练不宜过早,最好待太阳出来后再进行户外活动。晚间睡觉时,也应盖好薄被,防止夜凉入侵。

“老怕白露,小怕大寒”,这句古老的谚语提醒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要懂得忌口,避免冰镇饮品、过于辛辣和油炸之物;知晓避忌,不直吹空调、注意早晚要填衣,为冬天的来临打好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老怕白露,小怕大寒”,白露过后,要懂忌口,3物不吃2事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