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一人流感全家遭罪,10月底前快接种疫苗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陈俐颖

秋风渐起,天气转凉,流感病毒也悄然进入活跃期。

每年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最好?流感疫苗的防护效果有哪些?流感疫苗为什么每年都要接种?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齐咏。

接种流感疫苗 守护全家健康

“接种流感疫苗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全家负责。”38岁的郑州市民李先生感慨道。

李先生是流感疫苗的“忠实粉丝”,每年一到秋季,便携一家老小一同接种流感疫苗。而这一切,都缘于7年前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

据他回忆,7年前他仗着年轻体健,坚决拒绝接种流感疫苗。不料流感流行季来临,他被同事传染,高烧卧床整整一周。那段时间,他不仅要拖着病体远程加班,还不慎将病毒传给了5岁的女儿。孩子连续4天出现高烧惊厥,全家连夜送医急诊。时至今日,想起当时情景,他仍心有余悸。

自那以后,每年九月或十月,李先生便雷打不动地预约接种流感疫苗,他还动员父母、妻子和女儿一起接种。

“‘打工人’经常待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很容易成为流感病毒传播的‘中转站’。”李先生坦言,接种疫苗既能避免自己患病,更能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家人。“比起全家被流感困扰,接种疫苗的‘麻烦’,根本不值一提。

齐咏介绍,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大河健康报资料图

“秋季来临,气温逐渐下降,流感病毒也随之进入活跃期。”齐咏解释,流感病毒偏好寒冷环境,秋季气温下降后,传播能力会显著增强,导致流感传播风险大幅升高。

除了流感病毒逐渐活跃,气温下降往往会导致人们减少户外活动,更多时间待在室内密闭环境中。在人群密度较高的密闭空间里,空气流通不畅,病毒更容易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进一步增加了流感病毒的传播概率。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抗体可达到保护性水平。因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疫苗预防效果更好。”齐咏提醒,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建议受种者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一个月接种流感疫苗。“一般建议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如果10月底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来得及接种流感疫苗,后续也要尽早完成接种,让疫苗的效果得到更好发挥。”

年年接种 有效筑牢免疫屏障

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重组疫苗等类型,可根据个人需求和年龄选择适合的种类,无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抵御流感病毒,具体防护效果如下:

直接降低感染风险: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针对性产生相应抗体,当真正的流感病毒入侵时,这些抗体能迅速发挥作用,阻止病毒在体内繁殖扩散,从而降低感染流感的概率。

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即便不幸发生感染,流感疫苗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接种疫苗后,体内的抗体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更轻微,同时显著减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而降低因流感导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流感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当人群中接种疫苗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时,感染流感的人数会大幅减少,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链条被有效切断。这不仅能保护接种者自身,还能为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提供间接保护,从整体上降低流感的流行强度。

“流感疫苗并非一劳永逸。”齐咏提醒,流感疫苗的保护期通常为6至8个月,随着时间推移,体内抗体水平会逐渐衰减,保护效果也会随之减弱,难以持续应对下一个流感季的病毒威胁。

此外,流感病毒具有高频变异的特点。这就需要疫苗同步更新迭代,才能更精准地匹配当前流行的病毒类型,达到最佳预防效果。因此,每年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才能及时补充抗体,维持有效的防护水平。

不仅要接种疫苗 日常防护也需做好

“推荐所有≥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都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高风险、高暴露’人群要优先接种。”齐咏强调,要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孕”群体。这类人群免疫力较弱,感染流感后更易引发重症或并发症。对于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接种时需严格遵循接种要求和流程,且接种后要延长观察时间,密切关注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慢性病患者,齐咏表示,一般无需额外进行特殊检查,但核心前提是“病情稳定”,比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糖尿病患者应确保血糖处于平稳状态。“疫苗接种时,若慢性病处于急性波动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因此需在病情稳定后再接种。”她解释。

另外,以医务人员为代表的高暴露人群,尤其是呼吸科等直接接触流感患者的医护人员,感染和传播流感病毒的风险更高,因此更需要按时接种疫苗。

齐咏提醒,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流感疫苗应禁止或暂缓接种:

处于疾病急性期的人群,需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接种;对流感疫苗成分或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特别低下的人群,则禁止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在接种单位留观半小时,如果没有异常,可以自行离开。回家后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针对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齐咏指出,多数人在接种后无明显不适,少数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疼痛等轻微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则需立即就医。

针对大众所关心的“流感疫苗能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齐咏建议,接种前可咨询接种点的专业医护人员,判断疫苗类型是否存在冲突,并根据自身情况及疫苗说明确定合适的接种方案。

“除了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也能有效预防流感。”齐咏提醒,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处在人员密集场所时应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居家及工作环境清洁,多开窗通风;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以抵御病毒的侵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一人流感全家遭罪,10月底前快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