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糖尿病人脚上有症状:是足病要发生了,8个早期信号第3个最易危险

李先生患糖尿病5年,最近半夜总是脚痛醒过来,他觉得可能是白天走路多了,没太在意。直到脚上出现一个小伤口,一个月都没愈合,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发展成糖尿病足了。

医生说:"如果早点注意到夜间的脚痛信号,可能就不会这么严重了。"

01 夜间脚部异常,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

很多糖尿病患者忽略了夜间脚部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你在睡觉时出现以下感觉,要警惕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前兆:

烧灼样疼痛:脚部尤其是脚底有烧灼感,像踩在热沙上

⚠️ 针刺感:仿佛有无数小针在扎脚,夜间尤为明显

❄️ 异常发凉:脚部冰凉,即使盖着厚被子也难以暖和

蚂蚁爬行感:感觉有蚂蚁在脚上爬来爬去

突发性刺痛:无明显诱因的突然刺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特别提醒:上述症状在夜间平卧时加重,起床活动后反而减轻,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的典型表现。

02 不只是疼痛,这些信号也要警惕

除了夜间脚部异常,日常生活中还有这些糖尿病足的明显信号:

脚部皮肤变化

  • 皮肤干燥、脱屑、皲裂
  • 汗毛脱落,脚部无汗
  • 颜色变深或呈紫红色

脚形改变

  • 脚趾变形(如锤状趾)
  • 足弓变高(高足弓)
  • 脚部肿胀

感觉异常

  • 穿袜子像隔了一层布
  • 对温度不敏感,容易烫伤
  • 触觉减退,走路如踩棉花

趾甲变化

  • 趾甲增厚、变形
  • 容易发生嵌甲
03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和血管损伤:

神经并发症:高血糖损伤神经纤维,导致感觉异常和疼痛

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狭窄、闭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免疫下降白细胞功能受损,伤口易感染难愈合

04 糖尿病足发展的4个阶段

第1阶段:高危期(仅有神经或血管病变,无溃疡

第2阶段:溃疡期(出现皮肤破损或浅溃疡)

第3阶段:感染期(溃疡合并感染,有脓液)

第4阶段:坏疽期(组织坏死,发黑)

糖尿病同伴

,赞6

05 日常防护7步曲,远离糖尿病足

每日检查双脚:尤其是脚底和趾缝,可用镜子辅助

正确洗脚护理

  • 水温不超过37℃(用手肘试温)
  • 洗后轻轻擦干,特别是趾缝
  • 使用保湿霜(避免涂在趾缝)

✂️ 科学修剪趾甲:平直修剪,避免过短,磨平边缘

选择合适的鞋袜

  • 下午买鞋(脚部略有肿胀)
  • 选择宽松、透气、软底的鞋子
  • 穿白色棉袜(便于发现出血)

戒烟:吸烟加重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险因素

定期就医检查

  • 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足部专业检查
  • 包括神经检查(10克尼龙丝测试)和血管检查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06 发现异常怎么办?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 脚部出现伤口,超过24小时未愈合
  • 局部红肿、发热、疼痛
  • 有脓性分泌物
  • 皮肤颜色变暗、变黑

切记:不要自行处理伤口,不要用消毒水浸泡,更不要使用鸡眼膏等腐蚀性药物。

总结

糖尿病足虽然可怕,但可防可控。关注夜间脚部信号,做好日常护理,定期专业检查,就能有效远离糖尿病足的风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糖尿病人脚上有症状:是足病要发生了,8个早期信号第3个最易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