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糖护口腔
全身享健康
全国爱牙日
今年的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凸显了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的重要性。而在保护牙齿的过程中,糖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倡导形成“科学控糖、主动护牙”的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水平。
1.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
口腔作为人体的门户、语言的功能器官,同时参与消化与呼吸过程,其健康至关重要。同时,口腔健康也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一方面
龋齿、牙周病、错畸形等口腔疾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会引起疼痛等不适、影响咀嚼和言语等功能,还可能造成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
另一方面
口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等,危害全身健康。
而且,口腔疾病与许多慢性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高盐、低膳食纤维的食物,不仅与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有关,也和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密切相关。
科学的膳食模式是保持口腔健康和预防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途径。
2.保护牙齿,“减糖”很关键
添加糖是纯能量物质,主要存在于多种加工食品中。在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重要来源。添加糖吃的过多,不仅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超标而引发超重肥胖,而且还会增加龋齿的发生风险。
因此,不论从管理体重的角度,还是维护口腔健康的角度,都提倡控制添加糖的食用量。添加糖每天的摄入不超过50克,有助于降低龋齿的发病风险;如果能控制在25克以下,龋齿的发病风险将显著下降。
饮食减糖
一方面要少吃糕点、甜点、冷饮等甜味食品,在选择包装食品时通过营养成分表避免高糖包装食品,烹调用糖也要尽量控制到最小量;
另一方面要尽量做到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替代饮用水。
糖被口腔中的细菌分解会产生酸性物质,对牙齿造成直接腐蚀、破坏。因此,喝含糖饮料或酸性饮料时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时间。进食后应尽快漱口,去除口腔食物残渣,缓冲口腔酸性环境。
3.这些口腔卫生习惯,同样重要
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最有效的方法。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晚上刷牙更重要,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
饭后应使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有助于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应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等辅助工具清洁牙齿缝隙。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使用漱口水等可促进口腔清洁。
4.口腔健康,还需要定期检查
口腔疾病通常进展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能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一般人群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牙石需要通过口腔医生洁牙去除,建议每年进行1~2次洁牙。若出现龋病、牙周病等常见口腔疾病,或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痛、牙齿松动等口腔不适,应及早就医。
参考: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供稿:市疾控中心慢病所
编辑:S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