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舌头灵活了,头痛头晕消失,血压有所下降,打呼噜症状改善、多汗和体臭明显减轻 ……原来那个“老态龙钟”的老张(化名),居然又年轻回来了!
视觉中国 供图 (图文无关)
以前的老张相貌堂堂,3年前却变了样:脸越拉越宽,手脚变大、鼻子变厚。更尴尬的是,他说话越来越含糊,像含着颗糖;身上总飘着一股酸馊的臭味,家人想靠近说话都得憋着气;晚上打呼噜震得天花板都像在颤,老伴只能搬去客房睡。可他自己却一直觉得“年纪大了,这些也正常”。
今年63岁的他,因为血压过高,不得不去家附近的医院。
面诊时,除了高血压,医生还注意到他面容异常、手脚粗大等情况,检查其生长激素(GH)后发现,竟高达39.9ng/ml(正常值<2.47ng/ml)。老张这才知道,自己患上了“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曾被写进中学生物教科书,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都不复杂。95%以上的肢端肥大症都是由生长激素型脑垂体瘤所致。找到它并手术切除,是常规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真正难倒医生的是——当地医院的磁共振检查竟找不到明显的肿瘤征象!
“找不到病灶,咋治?” 老张慌了神。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老张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马跃辉的专家门诊。
马跃辉一看老张的检查单,再结合他的症状,心里有了数:“肿瘤可能太小了,常规设备查不出来。”
果然,通过高分辨率垂体增强磁共振和高精度PET-CT这对 “黄金组合”,专家终于发现老张的垂体内部有一个“隐匿”的微小肿瘤。
该肿瘤直径只有2毫米,比一粒芝麻还小,常规磁共振检查难以发现。但正是它疯狂分泌生长激素,导致张先生面容改变、手脚粗大、血压飙升、睡眠呼吸暂停等一系列问题。
马跃辉解释,“长期高生长激素会导致心脏肥大、高血压、糖尿病,甚至会引起癌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肿瘤一旦增大,还会影响视力和视野,必须尽早手术!”
一听 “脑子里长肿瘤”,老张吓得腿软:“是不是要开颅?我这年纪可经不起折腾啊!”
马跃辉却笑了:“不用开颅,从鼻子里就能把肿瘤切了。”
垂体位于颅底深处的“蝶鞍”(一个豌豆大小的骨性凹陷)内。传统开颅手术如同“开天窗”,创伤大、恢复慢。而针对老张的病情,马跃辉团队采用了“经鼻腔内镜微创手术”。
老张的手术很顺利,仅用时68分钟,出血量不到20ml。术后第二天,他的生长激素水平即降至0.4ng/ml,术后5天顺利出院。
马跃辉介绍,生长激素型脑垂体瘤早期不易发现,而且有些症状明显,如肢端肥大症;有些症状则十分隐匿或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如月经紊乱、性欲减退等。但通过内分泌检查+高分辨率影像完全可以实现早期诊断。如能及时发现早期肿瘤,完全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加以根治。
“太多老人把‘变丑、血压或血糖难以控制、打鼾重’当成‘老了的正常现象’,硬生生拖成了大问题。”马跃辉提醒,这些“衰老假象”可能是脑垂体瘤在“报警”。如遇这些异常情况,一定尽早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