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阿尔茨海默病不止老年人!十二字口诀筑好大脑“防护墙”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19日讯(记者 陈艳阳 通讯员 吴昊 龙利君)刚做上饭,转头就不记得关火,记忆力明显减退,甚至不认得回家的路,性格从温和开朗逐渐变得多疑、暴躁……这些是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这个病是老年人专属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治疗?

“很多人觉得这病只有老人才会得,其实不然!”在今天上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秋分篇”发布会上,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涂鄂文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表现及干预进行了详细介绍。

常说“老了记性差是正常的”,涂鄂文主任医师提醒,阿尔茨海默病可不是简单的“老来多健忘”,它是实打实的大脑疾病,它就像是大脑里的“记忆库”正在一点点遗失。

9月21日是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活动月的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涂鄂文表示,虽然超过95%的患者都是65岁以后发病,年龄越大风险越高,但也有少数人因少见病因如遗传因素,四五十岁左右就患上了,医学上叫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咱们不用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对抗这个疾病的黄金法则。

从预防层面来讲,就像是给大脑筑“防护墙”。研究发现,超45%的痴呆风险都能通过干预降低。早年(45岁以下)要把“读书识字”当回事,多读书、多参加益智活动,给认知功能搭好“保护伞”。到了中年(45-65岁)要警惕十大风险,包括听力下降、“坏”胆固醇高、抑郁、脑外伤、缺乏运动、糖尿病、吸烟、高血压、肥胖、过量饮酒。应严格控制“三高”,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充足睡眠,适度运动。老年(65岁以上)则别忽视社交孤立、空气污染和视力问题这三大风险。要多去社区活动室聊聊天、跟老伙计们打打扑克。“管住嘴、迈开腿、勤动脑、多社交”这十二字口诀,就是给大脑最好的“营养品”。

治疗方面,关键在于精准干预,不能放弃。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改善症状和疾病修饰治疗。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但精准干预,尤其抓住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就能守护好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的看护压力,具体药物选择还请交给专业医生,遵照医嘱治疗。

“预防是基础,早诊是关键,早治是希望。”涂鄂文主任医师表示,“这些患者或许忘了世界,但从未忘记对家人的爱,让我们一起,用理解和陪伴,点亮他们迷茫中的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阿尔茨海默病不止老年人!十二字口诀筑好大脑“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