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
昼夜平分,气候由热转凉,阴阳之气开始转变,自然界万物也随之收敛。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季节交替带来的环境、生理及心理变化,都可能影响病情稳定。做好秋分时节的护理与养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一、秋分节气特点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
秋分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干燥,日照时间缩短。研究表明,光照时间减少可能影响人体生物钟,导致褪黑素分泌紊乱,进而影响情绪调节功能,这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维持情绪稳定极为不利。同时,气温变化容易引发身体不适,影响睡眠质量,睡眠紊乱又是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的重要诱因。
二、日常起居指南
1.适时增减衣物:
秋分温差大,遵循“春捂秋冻”原则,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早晚添衣,尤其注意腹部、脚部保暖,避免着凉引发感冒等疾病,影响情绪和身体状态。
2.调整作息时间:
顺应秋季“早睡早起”的养生规律,晚上尽量在22:30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维持体内激素平衡,减少情绪波动。
3.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20-22℃),可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辅助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刺激,还可通过泡脚、听舒缓音乐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三、舌尖上的调理
1.滋阴润燥:
秋分气候干燥,多食用滋阴润燥食物,如梨、百合、银耳、山药等。冰糖炖雪梨、百合莲子粥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缓解秋燥对身体的影响,又能调节情绪。
2.均衡营养:
保证饮食多样化,摄入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瘦肉、鱼类、豆类富含优质蛋白;全麦面包、糙米等全谷物提供稳定能量;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3.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咖啡、浓茶、酒精及辛辣食物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加重焦虑、失眠等症状,影响病情稳定。
四、轻松动起来
1.选择温和运动:
建议进行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还可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改善情绪,缓解压力。
2.把握运动时间:
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或下午运动,避免清晨或傍晚气温过低时外出,以防着凉。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注意保暖,避免汗出当风。
五、心灵小卫士
1.情绪监测:
患者及家属要密切关注情绪变化,可通过情绪日记记录每天的心情、症状及诱发因素,及时发现情绪波动迹象
,
及时干预或者尽早就医
。
2.丰富精神生活:
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下棋等,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感受,获得情感支持。
3.心理疏导: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学习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技巧,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六、吃药这件大事
1.遵医嘱服药:
严格按照医生处方按时、按量服药,
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秋分季节变化可能影响病情,如需调整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观察药物反应: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复诊,监测身体指标和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秋分时节,
大家可以
通过科学的起居、饮食、运动安排,有效的心理调
节
及规范的药物管理,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平稳度过季节转换期,维持病情稳定,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简介
张园
张园:物理治疗科护士长,中共党员,主管护师,中华护理学会精神专科护士,河北省护理学会第十届急诊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保定市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河北大学,本科学历。
2012
年参加工作至今,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
11
年,曾获得“先进工作者、十佳护士、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及管理经验。
物理治疗科简介
:
物理治疗科由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
MECT)、针灸室、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室组成。负责全院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针灸治疗及门诊患者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科室现有医疗、麻醉、中医及护理人员共8人。其中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1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使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痉挛,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在治疗前使用麻醉剂和肌松剂,使电痉挛治疗过程中病人的痉挛明显减轻或消失。此技术治疗效果好、适应症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以及药物难治的各种精神障碍。
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癫狂、失眠、焦虑、躯体化障碍等疾病的目的。科室开展多种针刺和灸法治疗。主要有普通针刺、电针、头针、耳穴压豆和子午流注等多种针灸手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皮层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刺激治疗技术。是纯绿色、安全无痛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无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对认知功能无损伤。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小儿自闭症、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
物理治疗科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对物理治疗技术的学习和总结,本着开拓创新、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不断挖掘技术潜能,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科室咨询电话:
供稿科室
| 物理治疗科
作者 | 张园
01
患者不用等,结果同质化 我院方便患者新举措推动检查结果互认
02
河北省门诊慢特病网上申报操作流程
03
直播预告 | 本周晚间19:00准时开播!多位专家与您相约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