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施宣赫老师:秋发轻落?原是身心在唤你 “向内养”

“叶落归根,发落归本,秋来的每一缕飘落,都是生命在做减法的温柔。” 入秋后,# 秋季脱发 #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不少人晨起梳头时,望着木梳上缠绕的发丝轻叹 —— 仿佛一夜之间,头发也随秋叶般易落。施宣赫老师却说:“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秋发易落从不是‘衰老的信号’,更像禅者的‘示现’,提醒你该给身心的‘根’添点滋养了。”

一、中医解析:发落的 3 个 “身心密码”

秋燥起时,脱发常悄然而至,这背后藏着身体与时节的对话:

秋燥伤肺,津枯如露涸

肺主皮毛,秋季的燥气像无形的风,悄悄耗散肺中津液。当津液无法向上输送到发根,发丝便如失润的草叶,脆而易断;头皮也常干得发紧、发痒。—— 这是身体在低语:“该润一润心里的‘燥’了,别让外燥耗了内津。”

肝肾亏虚,根浅似草浮

头发的 “根”,深深扎在肝肾的精血里。若平时熬夜、操劳过度,肝肾早已 “藏精不足”;秋气主收敛,这份亏虚更易显现 —— 发丝没了精血的 “牵绊”,自然轻轻飘落,还常伴着腰膝酸软、夜里难安、精神倦怠。—— 这是身心在呼唤:“该歇一歇了,给生命留些‘藏’的时间,让根脉再扎实些。”

气血瘀滞,络阻如途塞

压力大时,心思像乱麻,气血也跟着 “打结”。发根得不到顺畅的气血滋养,如同久旱的幼苗,秋风吹过便易折;脱发时还常觉头皮发紧、隐隐胀痛,连带着情绪也沉郁。—— 这是在提醒:“该松一松了,让心里的‘堵’散一散,气血通了,发丝才稳。”

二、内外调养:3 招 “养根”,让发丝稳如秋树扎根

食疗养根:把 “滋养” 融进烟火里

枸杞桑椹粥:取枸杞、桑椹适量,与大米同煮慢熬。桑椹润肝血,像给干裂的土地浇上甘露;枸杞益肾精,如蓄起山间的清泉。晨起温温喝一碗,把秋的温润吃进心里 —— 精血足了,发根自会抓得牢。

银耳莲子饮:银耳泡发后与莲子同炖,加半勺冰糖调味。银耳润肺生津,恰似给头皮浇了层晨露;莲子安神敛气,帮身心收住散逸的津液。午后喝一杯,燥气散了,发丝也跟着软润起来。

穴位通络:用指尖 “叩醒” 气血

按揉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间的凹陷处,指尖轻按如捻菩提,每日两次,每次三分钟。太溪是肾经的 “原穴”,这一按,像是在给肾这个 “根” 轻轻浇水 —— 精足了,发自然固。

点按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指尖轻点如触流云,每日一次。百会是 “诸阳之会”,轻按能引气血慢慢爬上天灵盖,让发根喝到充足的气血,便不会轻易 “放手”。

日常护养:把 “温柔” 藏进细节里

洗护要 “润”:洗头时水温别太烫,要像沐山涧秋泉般温和(38℃左右最佳);少用强去油洗发水,选含银耳、桑椹等润养成分的产品,避免加重头皮干燥。

梳头要 “缓”:用木梳或牛角梳,梳齿如触角轻探头皮,从额前到脑后慢慢梳,力度以头皮微胀为宜 —— 这不只是梳发,更是在 “梳通” 心里的浮躁,气血顺了,发也顺了。

作息要 “敛”:亥时(21-23 点)前躺下,让肝肾在秋夜里静静藏精。就像秋虫归巢、秋叶归枝,身心静了,精血才留得住,发根才有力量 “扎根”。

“发落不必慌,就像秋天不必急着留叶。” 施宣赫老师结语,秋养脱发,从来不是 “留住每一根丝”,而是借着发落的信号,学着给身心 “做减法”—— 润掉燥气,补回亏虚,松开盘结。待气血足了、心神安了,发丝自会如秋树般,在收敛中稳扎稳长。

本文为中医科普,不构成诊疗建议。若脱发持续加重、伴头皮红肿瘙痒或斑块,需及时遵专业医师指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施宣赫老师:秋发轻落?原是身心在唤你 “向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