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帕金森患者越吃越虚?“清淡饮食”竟是病情恶化的元凶

许多帕金森病患者觉得“吃得越清淡越好,少肉、少盐就不会给身体添麻烦”,所以长久坚持清淡饮食,餐桌上只有青菜、白粥很少有肉、蛋、豆制品结果病情没见好转,反而慢慢出现乏力加剧、体重降低、免疫力变弱的情形,这实际上是陷入了“盲目忌口”的错误观念。

中医觉得“帕金森归属于痿证,根源在于肝肾亏虚、脾胃衰弱”,而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长时间食用清淡没味之餐会让脾胃缺乏“运化之材料”,致使气血天生不足,从而加重肝肾亏虚与筋脉失养,还会造成“饮食不适→营养不足→病情加重”的恶性轮回,比单一症状更感化生活品质及预后。

长时间食用清淡食物,首先会致使蛋白质摄入不足,这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极为不利,很多患者因担心 “吃肉不好消化”“会加重病情”,刻意减少甚至不吃肉、蛋、奶,却不知中医强调 “精能生血、血能养筋”,蛋白质正是构成 “精” 与 “血” 的核心原料。

帕金森患者若要维持肌肉、修复神经,需有充足蛋白质,若长期摄入不足,肌肉会进一步萎缩,肢体无力的状况也会更为显著。

更加重要的是,蛋白质欠缺会对脾胃功能造成作用,脾胃的运化仰仗“食物刺激”,长久缺乏优质蛋白会令脾胃的运化能力慢慢变弱,从而形成“吃得越清淡→脾胃越虚弱→越难以消化营养食物”的循环这和中医“用进废退”的学说完全一致。

其次微量元素缺乏会间接加重神经损伤与症状波动,众多患者饮食较为清淡,不仅少油少盐,而且常食用那几种食材,比如每日仅吃青菜、白粥、馒头极少摄取新鲜水果、坚果、海产品因而钙、铁、锌、维生素B族等微量元素缺乏严重。

中医有这样的观点:“肾主骨生髓,髓海不足则脑失滋养”,要是缺少钙和维生素D,骨质疏松会更严重,人就更易摔倒;铁元素摄入不够,会影响多巴胺代谢,进而让手抖、肌肉僵硬等症状加重;而一旦缺乏维生素B族,会影响神经系统正常代谢,让患者觉得疲乏、情绪低落等。

还有更易被忽略的:长期饮食清淡,会使脾胃消化的“主动性”降低致使身体处于“虚不受补”的状态。

中医云:“脾胃喜燥恶湿,喜通恶滞”,长期食用单一且清淡的食物,会使脾胃处于“低负荷运转”之态犹如长期不运作的机器会生锈一般,脾胃的运化功能将会渐渐变弱。

等患者后期想补充营养时,哪怕吃少量肉、蛋也会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这就是“脾胃已弱,难承厚味”的表现还会错过最佳营养补充时机。

不少人都在疑惑“帕金森患者是否不需要食用清淡饮食”,实际上重点在于“清淡并非毫无滋味”,中医里说的“清淡饮食”,是少油、少盐、少辛辣刺激的东西,可不是要少营养、少种类其实它更看重食物多样、平衡搭配,比如说把肉类炖得烂乎乎的、剁成小块好消化,用鸡蛋羹、豆腐花来补充优质蛋白,靠蒸、煮、炖的法子保留食材营养,还能减轻脾胃的负担。

有部分患者因“吞咽不便”只能选用清淡饮食,其实有更为科学的解决办法,比如把肉类、蔬菜打成泥状或是糊状,加入适量淀粉、蛋清来提高稠度,这般既保证营养又方便吞咽,挑选牛奶、豆浆、蛋白粉、果蔬汁等营养密度高的食品,少量进食就能摄取更多营养,采用“少量多餐”,每日分成5至6餐,每餐量少但营养充裕,能减轻吞咽与消化的压力,比只吃“白粥青菜”更符合身体的需要。

总而言之,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调理并非越清淡越好,盲目忌口只会致使身体陷入恶性循环,中医当中提及食养的核心是辨证施养,并非胡乱忌口,患者得在清淡与营养之间寻平衡,得保证优质蛋白、微量元素充足,通过科学烹饪来减轻脾胃的负担,让脾胃可以运化营养、生成气血,好为对抗病情提供能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帕金森患者越吃越虚?“清淡饮食”竟是病情恶化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