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家长都有过这样的崩溃时刻:
凌晨摸孩子额头,突然被滚烫的温度吓醒——体温计显示38.5℃,孩子皱着眉哼唧,小脸蛋烧得通红。
那一刻,脑子瞬间空白,急忙穿衣服打车去医院急诊科,怀里的孩子哭,自己的心跳得像要炸开,满脑子都是“会不会烧坏脑子?会不会烧出肺炎?”
到了急诊,排队到天亮,结果就开了个退烧药,让回家观察就行。
其实很多家长一碰到孩子夜间发热,第一反应就是“去急诊”,可儿科医生们却常常无奈地说:大部分夜间发热的孩子,真的没必要挤急诊。
来源:包图网
深夜儿科急诊室的真相
孩子发烧,当家长的焦虑、担心其实都能理解,不建议家长带孩子跑急诊,其实是出于更有效治疗的考虑。
半夜的儿科急诊室,人多到排起长龙,晚上甚至比白天更忙。
特别是近期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数有所增加,加上季节更替导致的感冒,到医院看病的孩子特别多。
原本1名医生晚上一个班次看八九十人已是极限,而现在普遍要看一百多人。
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医生班次工作时间是8小时,要不间断、不喝水、不上厕所,三四分钟就必须完成一个患儿的问诊、查体、开单、化验结果判断、处方以及病情解释工作。这几乎是医生坐诊工作的极限,何况是在反生理的深夜时刻。
夜间急诊的资源本来就紧张,医护人员主要精力要放在重症患儿身上,比如持续抽搐、呼吸困难、严重呕吐脱水的孩子,这些情况才是真正需要“争分夺秒”的。
来源:包图网
可现实是,夜间急诊里70%以上都是普通发热的孩子,家长抱着“早看早放心”的心态来,结果往往是排队3-5小时,最后医生检查完说“没事,回家吃退烧药观察”。
虽然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但只要孩子夜间出现点情况,无论大小都往急诊送,就有点偏离了急诊的本义,这也是导致急诊人数过多、经常排起长龙的主要原因。
还有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急诊虽然24小时开放,但实验室病毒检测项目一般的医院夜间并不开展。就诊的目的是判断发热原因,而急诊往往是不做病原学检查的,比如流感核酸、腺病毒、合胞病毒、EB病毒等等病原检查手段,如要确诊是什么病毒,也要等天亮了,检验科室上班了,才能检测。
如果情况不是很紧急,建议家长第二天一早挂门诊也来得及,医护人手更充足、检查更方便,看病的效率也会更高。
为什么儿科医生不建议夜间跑急诊?
孩子本来就发烧没精神,在急诊室里又吵又乱,空气不流通,还容易交叉感染。
有位儿科护士就说过,经常遇到“本来只是普通感冒发烧,在急诊室排队时被其他孩子传染了流感,反而烧得更严重”的情况。孩子遭罪,家长也跟着揪心,完全是“得不偿失”。
来源:包图网
还有家长担心“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所以哪怕是半夜,也非要去急诊退烧。
但其实,医学上早就明确:普通发热不会烧坏脑子,只有当体温超过41℃(超高热),或者是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导致的发热,才可能损伤神经系统。
大部分孩子的发热,都是身体免疫系统在“对抗” 病毒或细菌,是正常的防御反应,不是“洪水猛兽”。
还有的家长担心发烧会导致热惊厥,但实际上儿科急诊医生的任务是处理急症,确保孩子没有即刻的生命危险,治疗用药以先缓解症状为主,高热的孩子就算看过急诊了也不能确保不再出现热性惊厥。
上海一位儿科医生表示:“更希望家长能学会‘观察’,而不是一发烧就跑急诊。孩子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哪怕烧到38.5℃,也可以先在家处理;但如果孩子精神差、嗜睡,或者有其他危险信号,再去急诊也不晚。”
吃了退烧药,还是不退烧怎么办?
在家给孩子吃了退烧药,怎么体温还是高居不下?这时候,家长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人生:“难道我买的是假药?”
别着急,目前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有退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既能调节体温又能减轻疼痛,缓解全身不适的症状。
但是退烧药这东西,可不是那种一吃下去就能立刻降温的神奇宝贝哦,也不能一下子就让体温降到正常。
通常情况下,退烧药得花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开始发挥作用,而且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所以啊,如果小朋友吃了退烧药,体温还是没啥变化,也别太紧张,还有其可以试试物理降温大法:
1
温水擦浴:
用温水毛巾接触皮肤的方式,将热量从高温的身体传递到低温的物体,就是用温水毛巾多擦擦孩子的身体,特别是额头两边、腋窝、脖子和大腿根儿,记住啊,千万别用冷水或者酒精,那样孩子可能会不舒服的。
2
多吹风:
让空气流动加速体表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就是吹风扇或者吹空调,给娃娃降温。
3
少穿点:
通过红外辐射向周围环境散热,其实就是少穿点衣服,帮助降温。
千万别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的,以为出出汗就能降温,其实这样并不对,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的体温散不出去,持续上升,甚至可能引起高烧抽搐。
尤其是小婴儿调节体温的能力还没那么强,穿太多可能会导致“捂热综合症”,症状包括发高烧、脱水、呼吸困难,严重的话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01
多喝水:
通过增加尿量和促进排汗降温,孩子发烧的时候身体容易缺水,多喝水能帮忙补上,还能让身体的新陈代谢更顺畅,帮助降温。记住,最好是喝温盐水,别给孩子喝冰水,免得肚子不舒服。
什么情况要带孩子去医院?
现在得聊聊最重要的问题了:什么时候送孩子去看医生?
毕竟,谁都不想没事在医院熬个通宵,但也不能因为拖拖拉拉的,让病情变得更糟。
一般来说,家长可以根据下面这些做判断标准:
1、发热:
3个月以下出现38度以上的发热;
3-6个月发热超过38.9度,或者体温未超过38.9度,但异常烦躁、萎靡或者看起来不舒服;
6个月-2岁,发热超过38.9度,而且超过24小时没退烧;
2岁以上,发热持续72小时没有好转趋势。
2、精神状态异常或者出现抽搐(惊厥);
3、持续呕吐,或者拒绝摄入任何液体,超过6小时没有小便;
4、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
5、有耳朵痛、腹痛、头痛等不舒服情况;
6、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来源:包图网
最后想给家长说,孩子发烧,家长别“加戏”。
别孩子一发烧就一惊一乍的,不然孩子也会跟着紧张。比如,别老说:“哎呀,看你烧的,妈妈心疼死了!”这种话。
因为你的紧张情绪会传染给孩子,让他们也跟着担心,只要知道怎么正确处理,别慌,冷静观察孩子的情况,没有必要因为焦虑导致反复奔波医院,发热的处理很简单:
测体温-物理降温-吃药--观察-必要时就诊。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
麻烦各位客官能赏赏在看、点点转发
小编给你鞠个躬~
*文章综合:成都掌上妇幼、浙大儿院、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