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附院科普】秋冬来临,警惕下呼吸道感染

一、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及其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全球十大死亡因素中,下呼吸道感染依然是致命的传染性疾病。每年都有大量人员因下呼吸道感染失去生命,而且它还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

呼吸道细菌感染是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胸痛等呼吸道临床表现。由于症状不典型,难以区分,容易引发并发症。此外,病原菌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若无法迅速明确病原并进行精准用药,可能会延误治疗,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同时还会加剧抗生素耐药问题。

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肺炎克雷伯菌:易于使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医院内感染,是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嗜肺军团菌:能引发散发性或流行性的非典型肺炎,会使成人患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且此类病例占比不低,患者死亡率也较高。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位居ICU第二位常见病原菌。代谢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HIV患者,以及术后或接受某些治疗后的患者易感染此菌,可能引发菌血症和败血症。

流感嗜血杆菌:是细菌性肺炎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其中b型最容易引发严重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等,免疫力受抑制或降低的患者更易感染并发展为重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局部化脓性感染,亦能引发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对幼儿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尤为易感,死亡率高。

肺炎链球菌: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大量人感染肺炎链球菌,其中不少人会因感染死亡,儿童在死亡人群中占比相对较高。此外,肺炎链球菌肺炎还可能引发脑膜炎、菌血症、中耳炎等并发症,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三、为什么要进行病原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自动化等显著优点。它不仅能对病原菌进行精准快速鉴定,还能为混合感染病原诊断提供基础,为精准用药诊疗提供指导,在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多重核酸检测在呼吸道病原菌的诊治中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1. 在感染初期早明确病因,合理治疗,缩短病程;

2. 覆盖最常见的六项呼吸道病原菌,结果精准可靠;

3. 核酸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不受抗生素影响;

4. 无需重复采样,只需一次采样即可检测六项病原菌,实现早期诊断。

5.有效指导用药,明确病因对呼吸道感染的目标性用药和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四、适用科室及患者人群

1. 呼吸科:适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 重症监护室(ICU):用于脓毒血症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

3. 儿科/新生儿科:针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及疑似感染的鉴别诊断;

4. 其他科室:适用于具有下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

五、我院开展的相关检测

医嘱名称:下呼吸道六项核酸检测

标本类型:痰液

注意事项:

1.采集晨痰为宜:痰液为气管、支气管及肺泡分泌的产物,清晨采集效果最佳,尤以第一口痰为优。

2.患者宜在咳痰前1-2小时内禁食。

3.清水漱口:采集前需准备无菌收集器和清水,用清水漱口2~3次,随后用力咳出深部痰液,将痰液咳入无菌收集器内,盖紧并拧好杯盖,尽快送检。

4.若条件允许,建议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

文 图 丨范杰 王鑫

编 辑 | 孟丹丹

一 审 丨 张玉良

二 审 丨 李红俊

三 审 丨 王延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附院科普】秋冬来临,警惕下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