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秋意渐浓。《黄帝内经》有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并提出应顺应时节,早睡早起,保持心境平和,收敛神气,以助肺气清肃,体现了古人对秋季气候特征及养生之道的深刻理解。
2025年为乙巳年,天干属金运不及,加上厥阴风木司天,金弱则木乘,易致木旺克土、木火刑金之势,肺金功能易受影响,从而增加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问题的风险。
加之秋季气候干燥,常出现咽干鼻燥、干咳少痰、大便干结等情况。此时,选用归肺经与大肠经、性味苦温且具润燥之功的药材尤为适宜,如苦杏仁,既能宣肺止咳,又可润肠通便,成为缓解秋令咳喘与便秘的常用良品。
《本草纲目》记载:“杏字篆象子在木枝之形。”
苦杏仁最早以“杏核”之名见于《神农本草经》,在《伤寒论》中称“杏子”,《石药尔雅》则称之为“木落子”,是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成熟种子,主产区集中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作为传统中药材,苦杏仁应用历史久远。《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初步确立了其在止咳平喘、理气通络方面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了解这一古老药材的多种应用与独特价值。
一、止咳平喘的“百搭能手”
苦杏仁味苦性降,既能宣散肺气,又能降泄肺气,一宣一降,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故而成为治疗咳喘的“百搭”要药。无论外感内伤,凡肺气壅滞所致咳喘,皆可配伍使用。
风寒袭肺型咳嗽
若咳嗽声音重浊、痰液清稀色白,可将苦杏仁配伍麻黄、炙甘草等药(如《伤寒论》三拗汤),以达到发散风寒、宣通肺气、缓解咳喘的效果。
风热犯肺型咳嗽
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黄黏稠、咽喉疼痛、口干舌燥者,宜用苦杏仁合桑叶、菊花、薄荷等(如《温病条辨》桑菊饮),疏解风热,宣畅肺络,止咳利咽。
肺热壅盛所致咳喘
症见喘息急促、咳嗽剧烈、痰黄而稠,常与生石膏、麻黄(如麻杏石甘汤)、黄芩、浙贝母等清热化痰之品同用,以清泄肺火、化痰定喘。
燥邪伤肺型干咳
若咳嗽无痰、鼻咽干燥、舌红少津,可配合桑叶、沙参、川贝母等润燥养阴药(如《温病条辨》桑杏汤),发挥润肺生津、止咳化痰之效。
外寒内热型咳喘(寒热夹杂)
见咳喘气促、痰多色黄质稠,属外感风寒、内蕴痰热者,可用苦杏仁与白果、麻黄、桑白皮等共用(如《摄生众妙方》定喘汤),宣降并施,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寒饮伏肺型咳喘
症见痰多清稀、畏寒加重,甚则伴有头面四肢浮肿,可配伍干姜、细辛、半夏等温化寒饮之药(如《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温肺散寒、化饮止咳。
但值得注意的是,苦杏仁苦温宣肺且润肠,因此对于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应慎用。
二、润燥活血的“化瘀良将”
苦杏仁质润多油,能润泽血脉,促进血行。在活血化瘀的方剂中加入苦杏仁,可增强疗效。最经典的例子是《金匮要略》中的大黄䗪虫丸,此方祛瘀生新,其中巧用杏仁,以其润燥之性助活血化瘀之力,治疗干血劳伤等顽疾。
三、降气利水的“开路勇士”
水液的代谢与气机的通畅密切相关。“气行则水行”,苦杏仁能宣利上焦肺气,肺气宣通,则水道得调,水饮得消。
茯苓杏仁甘草汤(《金匮要略》):专治水气停于胸中,导致胸部气塞、呼吸短促。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杏仁宣利肺气,二者一升一降,气畅则水行。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金匮要略》):针对痰饮病“其人形肿”者,加入杏仁意在“开肺郁以利水”。清代名医柯韵伯盛赞其效:“杏仁之苦温,犹勇士破敌,能开胸中之气郁,气降则水饮自消。”
四、消积通便的“消导怪才”
1.润肠通便:苦杏仁富含油脂,能润滑大肠,促进排便,是治疗肠燥便秘的良药,如与火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等组成“五仁丸”。
2.消食化积:金代医家张元素认为苦杏仁能“消食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医余》记载,苦杏仁能烂索面、豆粉,知其有消积之力;并记载一军官食豆粉成积,医者以积气丸合杏仁为剂,温开水送服而愈,佐证了其消导食积的妙用。
五、苦杏仁的食用价值
经过浸润、煮沸并搓去种皮等处理后,苦杏仁的毒性显著降低,因此在民间也被用作食材,常出现在地方特色小吃或养生食谱中,如杏仁茶、杏仁豆腐,或用于煲汤、制作甜品,既取其独特清香,又利用其 润肺止咳、缓解燥象的功效。但需注意,加工过程必须规范以确保去毒彻底,且不宜长期或过量食用。以下推荐两款安全实用的苦杏仁食疗做法:
1.杏贝菜干猪肺汤(约3人份)
材料:
苦杏仁5克,南杏仁10克,川贝母5克,菜干50克,猪肺100克,排骨300克。
做法:
(1)苦杏仁、南杏仁沸水烫后搓去种皮,川贝母快速洗去表面浮尘,菜干凉水浸泡、洗净并切成小段,猪肺反复冲洗并挤净血水,排骨斩段并汆去血沫。
(2)所有处理后的食材一同放入炖盅,加净水约1升,加盖后隔水炖90分钟。
(3)炖后撇去汤上面的浮油,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温馨提示:
本馔清润且有独特杏香,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初秋温燥天气一般人群食用或风热感冒后还有咳嗽时服用。
2.杏仁陈皮雪梨水(约2人份)
材料:
苦杏仁6克,新会陈皮丝3克,雪梨1个,冰糖20克。
做法:
(1)苦杏仁沸水烫后搓去种皮,新会陈皮快速洗去表面浮尘,雪梨去皮去核只取梨肉、并切小块。
(2)将苦杏仁、新会陈皮丝、雪梨肉一起放入炖盅,加水约400毫升,加盖后隔水炖60分钟。
(3)再加入冰糖炖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温馨提示:
本馔甘润,能清肺润燥,生津止渴,行气止咳,适合深秋凉燥天气一般人群或风寒感冒后尚有咳嗽气急的人群服用。
六、使用注意:安全第一,严防中毒
苦杏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用;普通人群建议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毒性成因
苦杏仁的毒性主要来自其所含的苦杏仁苷。当其被摄入后,在肠道细菌或自身酶的作用下水解,释放出氢氰酸。这种物质毒性极强,可迅速与细胞内的含铁呼吸酶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导致细胞无法利用氧气,引发组织缺氧,进而使延髓的生命中枢先受抑制,最终导致麻痹。
中毒表现
中毒多在误食过量后1至2小时内出现。轻症者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则出现频繁呕吐、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抽搐、昏迷,最终可能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危及生命。
防范与应对措施
- 规范炮制
临床及食用均应选用经过处理的炮制品种,如燀制或炒制苦杏仁,以有效降低毒性。
- 禁用生品
严禁直接食用未经处理的生苦杏仁。
- 控制用量
入药煎服时,常规剂量为5–10克,须遵从医嘱,避免超量使用。
- 及时送医
一旦出现疑似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尽快送医救治,争取抢救时间,防止病情恶化。
总之,苦杏仁是一味功效广泛的良药,从肺到肠,从气到血,皆有它的用武之地。然而,“是药三分毒”,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严谨炮制,严格控制剂量,才能安全地取其妙用,去疾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