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说美肤】肤若凝脂,面若桃花!本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陈达灿教授团倾力打造,定期推送皮肤相关知识及养颜攻略,欢迎持续关注!
宝藏药食:百合
百合,又名强瞿、夜合花,是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由洁白肥厚的鳞片层抱而成,是药食两用的佳品。在各种滋润身心的药膳中,百合皆是常客,如百合银耳羹、百合地黄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固金汤等。《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被誉为“渗利和中之美药”。
值此夏秋之交,暑热未完全消退,而秋燥已然渐起。这种“温燥”之邪最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口干咽燥、干咳无痰、心烦失眠,以及皮肤紧绷、脱屑等不适。而百合,正是应对此时节“温燥”的一味良药。
百合性味甘寒,主入肺、心二经,既能清肺润燥、止咳安神,又能清心安神、帮助睡眠,堪称一味“清润和中的安秋药”。
百合的功效
1、养阴润肺
百合具有显著的养阴润肺功效,适用于秋燥或肺阴虚引起的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痛等症状。它能够滋润肺燥,清除肺热,缓解因燥邪伤肺导致的呼吸系统不适,是秋季润肺的常用佳品。
2、清心安神
百合善于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常用于治疗因虚热内扰或心阴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宁、失眠多梦、情绪低落、甚至神情恍惚等症状。它能帮助安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状态。
百合养肤 “双重 buff”
得益于百合卓越的润燥之功,它对于皮肤保养有着独特的效果。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津液与气血皆由水谷精微化生,靠脾的运化功能输布全身,濡养肌肤。百合味甘补中,能滋养脾胃之阴,助其生化津液。犹如为肌肤的“水源”开源,保障了津液的充足生成与输送,从而有效缓解因脾虚津亏引发的皮肤干燥、失于饱满等问题,重现水润盈透的肤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百合中富含的黏液质(多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皮肤衰老。同时,其滋阴润燥的特性对缓解皮肤炎症、过敏也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
秋日百合美肤食谱
一碗清甜的百合银耳羹,正是安抚身心、滋润肌肤的秋日首选,接下来再推荐几款药膳供大家参考:
百合银耳莲子羹
材料:
干银耳半朵(约10克)、干百合(20克)、干莲子(30克)、枸杞(10克)、冰糖适量、清水适量。
做法步骤:
1.将银耳、百合、莲子分别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银耳泡发后去蒂,撕成小朵。百合、莲子冲洗干净。
2. 将泡发好的银耳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1.5小时,直至银耳变得软糯,出胶粘稠。
3.将泡好的莲子和百合放入锅中,继续小火炖煮30分钟。
4.加入冰糖和枸杞,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再煮5分钟即可关火。
百合炒山药
材料:
干百合(30克)、山药约(200克)、木耳适量、 荷兰豆/胡萝卜片(可选): 少许(用于配色)、大蒜: 2瓣(切片)、盐、食用油: 适量
做法步骤:
1. 鲜百合掰成小瓣洗净。山药去皮切斜片,木耳泡发撕小朵。荷兰豆、胡萝卜等配菜处理好。
2. 锅中烧水,水开后先放入山药、木耳、胡萝卜等不易熟的食材焯烫约1分钟,捞出沥干。
3.热锅下油,爆香蒜片。先放入荷兰豆等翻炒几下,再加入焯好的山药、木耳和百合。
4. 快速翻炒约2分钟,待百合变透明、所有食材断生后,加入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团队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特应性皮炎团队组建于2004年,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病种负责人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陈达灿教授。团队目前有专职科研人员7名,其中博士4人,硕士2人,专业背景涉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药学、免疫学等,具有多学科合作合理的人才结构和梯队。
特应性皮炎专科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拓展病种,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重点专科之一,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优势病种突破项目(特应性皮炎)的唯一皮肤科病种承担单位。团队先后获得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资助,牵头发表标准/指南4项,主编高等教材7部及专著18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
初审 | 陈凌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