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细菌的世界里,一直以来,每当提到细菌,我们都会把它们视为敌人,我们使用各种抗菌产品来武装自己,向细菌宣战。
虽然有的细菌可能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其实大多数细菌对我们不仅无害,甚至有益,它们与我们共生共存,让我们保持健康。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就携带有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存在于我们的口腔到肛门,我们的鼻腔到肺部,我们的生殖道甚至我们的眼睛和皮肤。这些微生物与我们互惠共生,我们为它提供食物和住所,它们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肠道菌群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肠道细菌不仅与肠道疾病有关,而且与全身疾病有关。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慢性炎症,从而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误区一:许多微生物都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特指那些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能对人体产生健康益处的活的微生物。并非所有活的微生物都是益生菌,比如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肠道中的有益菌及粪菌移植物等,都不应直接等同于益生菌。
误区二:乳酸菌等同于益生菌
乳酸菌是一类能发酵糖并主要生成乳酸的细菌的总称,但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益生菌分类。虽然许多益生菌属于乳酸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但并非所有乳酸菌都具备益生菌的健康益处。此外,益生菌的范围更广,还包括某些具有健康功效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
误区三:益生菌菌株越多越好?
益生菌菌株种类并不一定越多越好,关键是依据特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益生菌菌株最重要。多种益生菌菌株的混合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适合自己益生菌更重要。
误区四:死菌也能算作益生菌
益生菌应当是活菌。死菌虽然可能含有一定的菌体、代谢产物和细胞成分,但这些成分与活菌在健康益处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死菌不能算作益生菌。
误区五:肠道里的有益菌就是益生菌
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其中对人体有益的菌被称为有益菌。然而,并非所有有益菌都是益生菌。一个有益菌株要成为益生菌,需要经过严格的研究评价程序,并符合益生菌的定义和要求。因此,虽然有些益生菌菌株可能来源于健康人体肠道,但“肠道里有益生菌”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误区六:益生菌都会被胃酸杀死
优质的益生菌产品可以在胃酸中存活。另外,一些益生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通过某些技术工艺帮助其顺利过胃。当然,在过胃的过程中会杀死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如果说一个益生菌产品都不能顺利过胃,我只想说,那不是真正的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