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上下楼梯膝盖疼别硬扛!膝关节炎早识别早治疗,避免关节变形

“上下楼梯时膝盖咯吱响还疼,以为是累的,结果查出膝关节炎!”56 岁的张阿姨因忽视症状,半年后膝盖肿胀变形,不得不接受关节腔注射治疗。医生指出,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早期症状隐匿,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甚至丧失行走能力。

三类诱因,加速膝关节炎 “找上门”

膝关节炎的核心诱因是关节软骨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会逐渐磨损,30 岁后软骨厚度开始减少,50 岁以上人群中,约 60% 存在软骨磨损问题。软骨就像关节的 “缓冲垫”,磨损后关节骨面直接摩擦,会引发炎症、疼痛,进而形成 “磨损 - 炎症 - 再磨损” 的恶性循环。

过度使用与外伤是重要诱因。长期从事蹲跪、爬楼梯等负重工作的人群,如环卫工人、搬运工,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 3-5 倍,软骨磨损速度比普通人快 2 倍;运动爱好者若频繁进行深蹲、跳跃等动作,或运动前未充分热身,易导致半月板、韧带损伤,进而诱发膝关节炎。临床数据显示,有膝关节外伤史的人,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 3.8 倍。

肥胖与不良姿势会加重关节负担。体重每增加 10 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增加 30 公斤,长期肥胖会加速软骨磨损;日常久坐、盘腿坐等不良姿势,会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局部软骨过度受压,逐渐出现损伤。此外,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骨密度降低、软骨修复能力减弱,患病概率比男性高 2 倍。

这些典型症状,提示可能是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的症状具有 “渐进性”,早期最常见的是关节疼痛。起初多为上下楼梯、蹲起时疼痛,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甚至久坐后起身时膝盖僵硬、疼痛,活动片刻后才缓解(医学上称为 “晨僵”,持续时间多在 30 分钟内)。

关节弹响与肿胀也需警惕。活动时膝盖发出 “咯吱咯吱” 的摩擦音,是软骨磨损、骨面摩擦的信号;若关节出现肿胀,可能是炎症导致滑膜积液,按压时会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如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膝盖,严重时会出现 “O 型腿”“X 型腿” 等畸形。

需要注意的是,膝关节炎易与 “类风湿关节炎” 混淆。前者多为单侧发病,疼痛与活动相关,休息后缓解;后者多为双侧对称发病,伴随晨僵时间长(超过 1 小时)、发热等全身症状,且类风湿因子检测呈阳性。正确区分才能避免误诊。

及时治疗是关键,避免关节不可逆损伤

一旦出现膝盖疼痛、弹响,需及时到医院做膝关节 X 线、超声检查,明确软骨磨损程度。早期(轻度磨损)可通过口服氨基葡萄糖、外用消炎镇痛药膏缓解症状,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如直腿抬高、靠墙静蹲)增强关节稳定性,延缓软骨磨损;中期(中度磨损)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补充关节液,减少骨面摩擦;若延误治疗,发展到晚期(软骨严重磨损、关节畸形),则需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不仅费用高,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

日常预防也很重要,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蹲跪、运动前充分热身,可有效降低膝关节炎发病风险。医生提醒,膝关节炎虽无法逆转,但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维持关节功能,切勿因 “忍一忍就过去” 的心态延误治疗,导致关节变形,影响生活质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上下楼梯膝盖疼别硬扛!膝关节炎早识别早治疗,避免关节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