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朝医新闻】腹腔被“葡萄状”囊肿填满 器官联合移植手术救治多囊肝肾患者

9月24日,北京朝阳医院成功为一名60岁多囊肝、多囊肾患者进行了肝肾联合移植手术。该患者肾脏直径达普通人2倍,病肝重达3.4千克!肝移植团队与肾移植团队“强强联手”,接力为其完成肝脏移植和肾脏移植。

腹部像孕妇一样高高隆起 器官移植是唯一救治途径

现年60岁的石女士( 化名)是一名多囊肝多囊肾患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随年龄增长脏器上的囊肿大小和数量会不断增大增多。

而石女士的症状更为严重,巨大的多囊肝和多囊肾几乎占据了她整个腹腔肚子像孕妇一般“高高耸起”,其他邻近脏器也纷纷受压,极差的生活质量令她苦不堪言。

患者肚子像孕妇一般隆起

近几个月,她的肾功能彻底衰竭不得不靠透析维持,肝功能也已经变得非常差,这种情况除了 器官联合移植,没有更好的救治途径。

幸运的是她最终匹配到了合适的肝肾源,尽管联合移植手术难度极高,但面对患者的生命相托,普外中心肝胆胰脾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共同迎难而上, 抽丝剥茧、查症结、循路径,为患者制定了严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囊肿像“葡萄”般密布 病肝重达3.4千克

由纪智礼教授、贺强教授领衔的肝移植团队率先登台,然而四道难关随即摆在了他们面前。首先, 手术视野极为狭窄。巨大的多囊肝几乎填满了患者的腹腔,术野的显露尤为困难,团队没有足够间隙找到肝脏的关键结构,这让每一步探查都要做到格外谨慎。其次,石女士 既往做过3次手术包括肝囊肿开窗引流,反复手术让腹腔内的组织发生严重粘连,大大增加了分离的难度与风险。再次,由于巨大肝的持续压迫,原本通畅的腹腔内 血管被挤压变形、曲张,手术的每一步都要精准结扎止血,确保万无一失。最关键的是,石女士已处于终末期肝病合并尿毒症状态,手术时间越长,需要输入的液体量就越多,在她没有排尿功能多余液体无法排出的情况下, 手术成了“限时挑战”

纪智礼、贺强领衔的团队率先完成肝移植

团队攻坚克难,最终从切开皮肤到成功切除病变肝脏, 仅用时3个多小时,为后续的肾脏移植争取了宝贵时间,也为患者术后恢复打下了关键基础。

由于巨大的多囊肝被替换为正常肝,腹腔内的空间完全足够放置新的肾脏。在胡小鹏教授带领下,团队高效协作 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肾脏移植。换完肾以后,手术台上的医护人员观察到石女士排出尿液非常激动,说明新肾脏已经开始工作。

胡小鹏团队接力完成肾移植

经测量,石女士的多囊肾直径长达20厘米(普通人为10厘米左右),切下的病肝重达3.4千克,比正常肝脏的2倍还大, 整个肝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囊肿“像一串串葡萄串在一起”

切下的多囊肝重达3.4千克

肝肾联合移植技术更具临床优势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发病率及患病总人数均居世界前列。在肝衰竭的患者中,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的发生率很高;慢性肾衰竭患者中也有相当部分伴终末期肝病;此外,像石女士这样肝肾共患病及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也时有发现。

肝肾联合移植有明显的临床优势,肝脏会对移植肾起到免疫保护作用,降低排斥风险,且患者术后的抗排斥药物不需因为移植了两个器官而加量,减轻了身体的负担。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石女士的生命重新注入希望,也印证了朝阳医院在复杂器官移植领域成熟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能力。未来,医院将为更多终末期器官疾病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持续提升移植技术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宣传处 常营院区行政综合管理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朝医新闻】腹腔被“葡萄状”囊肿填满 器官联合移植手术救治多囊肝肾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