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国庆中秋双节健康指南:吃穿住用行全方位守护

健康相伴,乐享团圆

中秋逢国庆,万家团圆时。在这个长达八天的黄金假期,无论是居家休憩还是出行游玩,健康都是享受快乐时光的基础。

北大医疗潞安医院为您准备了一份全方位的假期健康指南,从吃、穿、住、用、行五个方面为您保驾护航,助您科学健康地度过这个美好假期。

一、饮食篇:佳节美食健康吃

1.秋日饮食原则

秋季需 “润肺润燥”,优先选山药、莲藕、冬瓜等当季蔬菜,柚子、柑橘、梨子等水果,契合中医 “酸甘化阴” 理念;肉类以猪肉、鸭肉、牛肉为主,滋养阴液更适配秋季。

2.烹饪与菜品

推荐 “蒸、煮、灼”,减少煎炸辛辣。可尝试莲藕山药排骨汤、冬瓜水鸭汤,餐后配芡实百合炖香芋、银耳羹,饮品选酸梅汤,兼顾美味与润燥。

3.食品安全提醒

购买:查配料表、保质期,拒过期 / 来源不明商品;

存放:熟食室温≤2 小时,剩菜及时冷藏、复热彻底;

处理:生熟刀具、砧板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烹煮:肉蛋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标),不生食海产品;

外出:选证照齐全商家,不食野生蘑菇与 “野味”。

若出现呕吐、腹泻,及时就医并告知饮食情况。

二、穿衣篇:秋分时节巧着装

1.着装原则

秋分昼夜温差大,需护腹、脚、颈背,海边备薄外套;老人、儿童宜 “分层穿衣”,便于调整,防感冒。

2.材质选择

秋季干燥,易产生静电;选棉、麻、丝等天然材质,减少静电与皮肤不适,避免过早穿厚衣致出汗受凉。

3.特殊人群建议

对于有关节旧疾的人群,如“老寒腿”酸痛僵硬等,秋季尤其需要注意关节保暖,可适时佩戴护膝、护肘等防护用品。

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家长需注意孩子后颈温度,及时调整衣物。同时,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过于紧身影响血液循环。

三、居住篇:营造健康家居环境

1.室内调控

保持湿度40%-60%(用加湿器/水盆),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 分钟);勤换床品防尘螨过敏。

2.防蚊灭蚊不松懈

用蚊香、纱门纱窗,清除积水(换水养植物、疏沟渠),防蚊媒传染病。

3.情志调节 静心安神

秋季草木凋零的景象易引发忧郁情绪,叠加工作压力,可能导致肺气郁结、气血失调。

可通过阅读、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静坐品茶等活动静心安神,也可登高远眺开阔胸襟,缓解“悲秋”情绪。

居室布置可适当增添明亮色彩,如黄色、橙色等暖色调,有助于提升情绪。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假期间过度熬夜,尽量维持正常生物节律。

四、出行篇:健康旅途全攻略

长假期间,人员跨区域流动增加,聚餐、出游频繁,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上升。做好出行健康防护,至关重要。

1.出行前准备

查目的地疫情与天气,备口罩、消毒湿巾; 老人、慢性病患者错峰出行,带常用药与急救卡;免疫力低者及时接种流感、相关疫苗。

2.旅途中防护

勤洗手不摸口鼻,咳嗽喷嚏遮口鼻;热带地区穿长袖、涂驱避剂,避伊蚊活跃时段(7-9点、17-19点)待阴暗处。

3.饮食安全

吃熟食、喝开水/未开封饮品,选合规餐饮, 慎食生食海产品

五、常见病防治篇:健康有保障

1. 诺如病毒肠炎(10月--次年3月高发)

传播:污染食物/水、接触患者污染物;

预防:勤洗手,污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清洁。

2.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等疫情风险上升,出现咽干、咳嗽、发热等,暂停行程戴口罩就医,返程告知旅居史。

3. 运动损伤

秋高气爽,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机,但运动损伤也需警惕。运动养生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平缓运动,每次锻炼30至40分钟,避开高温或低温时段,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

出行前做好热身活动,特别是登山、长途行走等强度较大的活动,需提前进行适应性训练。如有旧伤,应佩戴相应护具,避免同一部位再次受伤。

如出现运动损伤,应立即停止活动,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如损伤严重,应及时就医

4. 健康监测

返程后若发热、皮疹,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饮食情况。

月圆人团圆,健康最珍贵

在这个美好假期里,北大医疗潞安医院与您携手,共同守护身心健康。愿这份健康指南助您度过一个愉快、平安、健康的假期!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健康科普知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编辑 | 侯萍萍

审核 | 张宇 李三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国庆中秋双节健康指南:吃穿住用行全方位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