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佑安•国庆健康科普】别让牙齿在假期“加班”,这份攻略请收好!

国庆假期来临,聚会聚餐、旅行出游成了主旋律,但热闹的背后,口腔健康却可能悄悄亮起“红灯”。大闸蟹、糖炒栗子、火锅甜品……美食诱惑下,牙齿正面临严峻考验。如何才能让笑容在假期后依然璀璨如初?北京佑安医院口腔科为您整理了一份假期护牙指南,助你远离牙痛困扰,笑迎美好假期!

一、 假期口腔“高危”预警:这些情况需警惕!

1.美食“轰炸”,口腔环境失衡

节日餐桌,琳琅满目: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黏腻软糯的糕点、各式各样的坚果零食、还有不可或缺的饮料酒水……这些美食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糖分和酸性物质。它们为口腔内的细菌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使其大量繁殖产酸,极易诱发龋齿(蛀牙),并可能加剧牙齿敏感。此外,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在牙缝中,若清洁不及时,会加剧牙龈炎,导致牙龈红肿、出血。

2.“硬”碰“硬”,牙齿损伤风险增

啃螃蟹、嚼骨头、开酒瓶……这些看似豪爽的举动,却是牙齿的“隐形杀手”。牙齿虽然坚硬,但也存在其承受极限。突然的、过大的咬合力可能导致牙齿隐裂、牙尖崩折,甚至可能伤及牙髓,引发剧烈疼痛。

3.作息紊乱,口腔护理易松懈

假期打破了日常的生活规律,熬夜守候、通宵娱乐成为常态。疲惫之下,睡前刷牙可能变得草率甚至被遗忘。这使得口腔自洁能力在夜间降至最低,细菌有更长时间肆意破坏,大大增加了口腔疾病的发生概率。

4.原有问题,在假期集中爆发

如果您本身就有未治疗的龋洞、慢性牙髓炎或智齿冠周炎等问题,假期的劳累、饮食刺激和护理疏忽,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急性牙髓炎(夜间剧烈、自发痛)、急性根尖周炎(咬合痛、感觉牙齿浮起)或智齿冠周炎(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的急性发作,让欢乐的假期蒙上阴影。

二、 假期口腔护理“锦囊”:防患于未然

  1. 智慧饮食,为牙齿“减负”

① 减少糖分与酸性物质摄入:适量享用甜食和碳酸饮料,最好集中时间食用,避免少食多餐让牙齿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中。食用后及时用清水漱口。

② 巧用“清洁助手”: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它们在咀嚼过程中有助于摩擦清洁牙面。绿茶中的茶多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口腔细菌。

③ 避免“硬碰硬”:使用专门的工具来处理坚果、螃蟹、啤酒瓶等硬物,避免直接用牙齿啃咬,减少牙齿劈裂风险。

2.有效清洁,不留死角

① 刷牙是关键:坚持早晚刷牙,每次不少于两分钟。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小幅度水平震颤,确保每个牙面(唇侧、舌侧、咬合面)都刷到。睡前刷牙尤为重要!

② 牙线/牙缝刷不可少:牙刷只能清洁60%的牙面,还有40%的牙邻面区域需要牙线或牙缝刷来清理。每晚刷牙前,使用牙线彻底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菌斑。

③ 漱口水的辅助使用:在有效刷牙和使用牙线的基础上,可以使用非处方漱口水作为辅助,帮助清新口气、抑制部分细菌。但注意不要过度依赖。

三、 突发口腔急症应对指南:从容不迫过假期

即使准备充分,意外也可能发生。万一在假期期间遇到以下紧急情况,请这样应对:

1. 牙齿敏感、疼痛:

应急处理:停用患侧咀嚼;避免冷、热、甜、酸等刺激;可先用温水漱口,清除龋洞内的食物残渣;若疼痛难忍,必要时可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暂时缓解。记录疼痛性质(自发痛/冷热刺激痛、持续痛/阵发痛)并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粉或花椒等塞入牙洞,以免加重感染。

2. 牙外伤(脱落、折断):

应急处理:保存患牙或断端于生理盐水、牛奶或含在口底,切忌干燥保存,并立即前往口腔急诊科就诊,30分钟内为处理黄金时间。

3. 牙龈肿痛、牙龈出血:

应急处理:避免进食过热过硬食物,清淡饮食,可用温盐水含漱;针对牙龈出血位点可局部压迫止血。超过20分钟未止或伴有剧烈疼痛时需及时就诊。

四、 节后“检修”:给口腔做个全面检查

若出现以下症状,建议节后首周安排检查:1.咀嚼时持续性酸胀感;2.牙龈自发性出血超过3天;3.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加剧;4.口腔溃疡2周未愈合。此外愉快的假期结束后,建议安排一次口腔检查与洁治(洗牙)。专业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在假期中可能萌芽的口腔问题,而洁治则可以彻底清除日常清洁无法去除的牙结石和菌斑,让牙齿和牙龈恢复健康状态,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工作和生活。

国泰民安,万家团圆。健康的牙齿是享受这一切美好滋味的基础。在这个国庆假期,让我们多一份细心,多一份坚持,将口腔健康的理念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笑容灿烂的黄金周!

祝您及家人国庆节快乐,笑口常开!

北京佑安医院五官中心口腔科是您身边的口腔健康卫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佑安•国庆健康科普】别让牙齿在假期“加班”,这份攻略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