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换季就喷嚏不断,清水鼻涕流不停,鼻子痒得钻心”——这是无数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共同困扰。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正持续攀升,从早年流行病学调查的11.1%到近年的17.6%,环境变化与生活方式转变成为重要推手。
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戈言平在临床诊疗中发现,过敏性鼻炎看似是鼻腔局部的小毛病,实则与全身脏腑功能、体质状态密切相关,而中医在病因分析、辨证治疗与日常养护方面的独特优势,能为患者带来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
过敏性鼻炎的“根”
在体质与脏腑失调
“很多患者以为,过敏性鼻炎只是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却忽略了体质这个内在根本。”戈言平介绍,中医看待过敏性鼻炎,始终秉持整体观。
鼻腔作为“肺之门户”,其功能状态直接反映脏腑虚实,尤其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过敏性鼻炎的核心病机。
从临床常见证型来看,肺气虚寒是最普遍的诱因。肺主皮毛、司呼吸,若肺气虚弱,鼻腔黏膜这层防御屏障就会变得脆弱,风寒、花粉等外邪极易侵入,引发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就像守卫门户的部队战斗力不足,难以抵御外敌入侵。
而脾气虚弱的患者,常因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湿内停,上犯鼻窍,表现为鼻涕量多流不停。肾阳不足则会进一步加重肺脾虚弱,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能温煦全身脏腑,肾阳亏虚时,肺脾失于温养,鼻窍易感外邪且缠绵难愈。
这种体质偏颇
与现代生活方式
息息相关。
戈言平指出,现代人精神压力大、运动少、熬夜频繁,容易导致正气亏虚;饮食上不规律,会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加上换季时花粉浓度骤升,内外因叠加便催生了过敏性鼻炎的高发。
值得注意的是,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结构问题虽会加重黏膜刺激,但最终是否发病、症状轻重,仍取决于机体的抗邪能力,也就是免疫力,这是中医强调“扶正固本”的关键原因。
辨证施治
对症缓解兼顾体质调理
“西医治疗多以鼻喷激素、抗组胺药缓解症状,而中医追求的是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对外邪的防御能力。”戈言平介绍,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核心在于辨证分析、精准治疗,结合患者具体证型,采用药物、针灸等多元手段,实现标本兼治。
在口服中药方面,
针对不同脏腑失调证型,
治法各有侧重。
肺气虚寒者,需用益气固表的方剂增强防御功能,常用黄芪、人参等药材补肺气、固鼻窍,如同为鼻腔黏膜筑起坚固防线。
脾气虚弱者,以健脾益气、化湿通窍为法,选用参苓白术散等调理脾胃,减少痰湿生成。
肾阳不足者,则通过温阳益肾的方药温煦脏腑,从根源上改善虚寒体质。
这些药物
不仅能缓解即时症状,
更能逐步调整机体平衡,
降低复发率。
针灸治疗
则以“快速通窍、调节免疫”见长,
戈言平治疗过敏性鼻炎
常选“鼻五针”。
这组穴位包括鼻翼两侧的迎香穴、鼻翼上方的鼻通穴以及两眉之间的印堂穴,通过精准针刺可直接疏通鼻窍经络,多数患者针刺后能立即感觉鼻腔通畅。
根据证型不同,还会搭配其他穴位增强疗效:肺气虚寒者加针灸大椎穴、肺俞穴温肺散寒;脾气虚弱者配足三里健脾益气;肾阳不足者可指导患者在家温灸关元穴,通过温热刺激温补阳气。
对于害怕针刺的儿童患者,
还有揿针、耳穴压豆等温和疗法,
埋针、压豆于穴位后
自行按压即可起效。
“三伏贴也是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特色手段。”戈言平补充道,夏季三伏天阳气最盛时,将温阳益气的药物贴敷于背部以膀胱经为主的相关穴位,能借助天时之力温补脏腑、驱散寒邪,连续三年贴敷可显著增强体质,减少秋冬季节的发作次数。这种冬病夏治的思路,正是中医治未病智慧的生动体现。
防治结合
守护鼻窍健康
“过敏性鼻炎的防治,三分靠治疗,七分靠养护。”戈言平认为,避开过敏原是基础,但结合中医养生调理体质、改善生活习惯,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她结合临床经验,给出了针对性的养护建议。
在规避过敏原方面,明确过敏原是关键。建议患者先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是花粉、尘螨、霉菌还是其他过敏后,再针对性防护。
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尽量避免早晚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尘螨过敏者需每1~2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上用品,长时间暴晒家中不用毛绒玩具与地毯,用湿拖把拖地减少扬尘;霉菌易在潮湿环境滋生,霉菌过敏者梅雨季可使用除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
日常养护中,鼻部保健与体质调理需双管齐下。戈言平推荐了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一是经常搓揉鼻子两侧,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增强黏膜抵抗力;二是按压迎香、鼻通等穴位,每次1~2分钟,每日数次,可缓解症状,预防鼻炎发作;三是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清除残留过敏原,增强鼻黏膜屏障功能。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选择适合的运动并长期坚持。花粉季可转为室内运动,既扶助正气,又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不是不治之症,关键是找到‘标’与‘本’的平衡点。”戈言平表示,中医药的价值不仅在于缓解一时的鼻塞喷嚏,更在于通过调理脏腑、改善体质,让鼻腔重新拥有抵御外邪的能力。
从辨证施治到日常养护,
中医以温和而持久的力量,
为过敏性鼻炎患者
守护好“呼吸的门户”。
■中医养生经
吃得下 睡得着 情绪平和
日常生活中,戈言平遵循“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原则。
饮食上不挑食,尽量做到营养全面又有节制,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油炸食物;根据季节与体质调整饮食与茶饮,夏季喝绿茶清火,冬季饮红茶、普洱茶暖胃,春季用玫瑰花茶养肝。
作息规律,她建议晚上最好11点前入睡,顺应“子午流注”理论中胆经、肝经的修复时间,尽量避免熬夜。运动以温和的八段锦、快步走为主,贵在坚持。
调畅情志,拥有一个好心态。“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学会调整心态、避免内耗,保持‘吃得下、睡得着、情绪平和’,就是最好的养生方。
(黄琳 张煜锌)
来源:《生活与健康》报
编辑:黄琳
一审:黄琳
二审:吴登钱
终审:陆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