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需遵循“分层管理”原则
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选择方案。对于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的患者,无需药物治疗,仅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减少咖啡、浓茶、酒精摄入,避免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规律作息,同时可通过手部功能训练(如抓握弹力球、练习精细手工)改善肢体协调性。对于震颤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首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普萘洛尔(可减轻肢体震颤,需注意心率变化)、阿罗洛尔(适用范围更广,副作用相对较少)。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震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其中“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通过在大脑特定核团植入电极,调节神经环路信号,能有效控制震颤,且安全性较高。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病、药物副作用(如某些哮喘药、抗精神病药)、酒精戒断等均可能引发震颤,需通过血液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血糖)、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排除这些继发性震颤。
公众对特发性震颤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常将其与“帕金森病”混淆,或误认为是“紧张”导致的良性现象,延误干预时机。事实上,该病虽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与管理,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维持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若发现自身或家人存在长期、反复的动作性震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应及时前往神经内科或运动障碍专科就诊,早识别、早干预,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对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