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果切、免洗生菜等食物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精致、很干净,可以放心食用,殊不知一些我们以为的干净的食物,可能正在悄悄危害你的健康!若处理不当或食用方式有误,很容易引发肠胃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食物中毒,需要就医治疗。生活中这4种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菌超标重灾区”的食物,很多人却不知道,为了健康,需了解,以免因为细菌超标,吃错后住进医院。
1.果切
果切在超市或者是水果店都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为了方便,经常会选择果切,但是有数据表明,果切中的大肠杆菌超标率高达42%。并且处理果切的刀具、案板等也可能存在清洁不彻底、不到位的情况,这会加大细菌超标的概率。如果实在觉得自己回家切水果很麻烦,不妨买新鲜的水果,让工作人员现切,并在4小时之内食用完。
2.流心鸡蛋
很多人喜欢吃流心鸡蛋,觉得流心鸡蛋的口感更加丰富,但事实是鸡蛋中可能存在沙门氏菌,需要在70℃以上的温度下持续加热,才能被彻底杀灭。而流心鸡蛋的蛋黄未完全凝固,中心温度通常低于60℃,无法达到杀菌效果。如果长期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溏心蛋,沙门氏菌可能会进入人体肠道,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小孩和孕妇,还可能出现高烧、脱水等更严重的情况。
3.生腌海鲜
近年来,生腌海鲜凭借“鲜、嫩、滑”的口感,成为不少人的美食新选择,尤其在刷到美食博主吃生腌海鲜的时候,想要尝一尝的心更是达到了顶峰。但生腌海鲜是典型的“高风险食物”,因为海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李斯特菌以及寄生虫(如肝吸虫、肺吸虫),而生腌的制作方式并未经过高温杀菌,只是用了一些调味料丰富口感,这些调料的杀菌能力有限,无法彻底杀灭海鲜中的细菌和寄生虫,这对健康是极有风险的一件事。
此外,如果海鲜不新鲜,还可能产生组胺,引发组胺中毒,出现皮肤潮红、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
4.刺身
刺身是不少日料爱好者的心头好,而刺身也与生腌海鲜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刺身是完全生吃,连调味料腌制这个过程都省略了,我们偶尔也能看到“某某因吃三文鱼刺身感染寄生虫”这样的资讯。深海鱼是可能携带寄生虫幼虫的,在食用刺身的过程中,只是蘸了酱油和芥末,而这两种调味料是不足以杀死寄生虫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少吃,如果实在想吃,也要注意刺身是否新鲜,是否有异常白色条状物。
以上这4种食物,看似干净无害,实则暗藏细菌和安全隐患。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食物的“表面现象”迷惑,食用时应该注意彻底清洗、完全煮熟、选择新鲜食材等。同时,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避免交叉污染。如果食用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木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