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您跟着我指的方向读这几个字,咱们轻松做个‘大脑健康体检’。”在阳光社区活动中心,吕宇峰正耐心引导老人完成认知障碍筛查量表。为了让社区里的老年居民早发现、早干预认知障碍问题,这位社区志愿者化身“健康卫士”,用细致入微的行动,在邻里间织起一张温暖的早期筛查防护网。
吕宇峰的这一行动,源于一次揪心的经历。他的邻居张大爷因未能及时发现认知障碍,从最初的忘事发展到出门后找不到家,家人焦急万分。“很多老人和家属对认知障碍存在误解,把早期症状当成‘老糊涂’,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吕宇峰暗下决心,要把专业的筛查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他主动联系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考取认知障碍筛查员资格证,还牵头成立了社区“忆路同行”志愿服务队。
为了打消老人们的顾虑,吕宇峰创新筛查推广方式。他将专业量表转化为“记忆拼图”“数字连线”等趣味游戏,在社区广场摆起“健康游园会”。老人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认知功能评估。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和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带着便携式筛查工具上门服务。筛查时,他还会贴心地准备放大镜和大字版问卷,拉着老人的手唠家常,用“您平时买菜会不会算错钱”“家里电话号码记得牢吗”等生活化问题替代生硬的量表提问,让筛查过程充满温情。
筛查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干预和关怀更关键。吕宇峰为每位参与筛查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对存在认知障碍风险的老人,定期组织专业医生上门随访,并开设“记忆训练营”,通过记忆力训练、音乐疗法、手工制作等课程帮助老人延缓认知衰退。他还邀请心理专家为家属开展讲座,分享照护技巧和心理调适方法。去年以来,社区已有23位老人通过早期筛查及时介入干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大脑健康体检”成了社区老人每月的期待。吕宇峰还推动社区与医院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构建起“筛查—干预—转诊”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看到老人们通过筛查后,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吕宇峰说。他用实际行动让认知障碍早期筛查不再“难触达”,让社区成为老年居民的“健康港湾”,用关爱与专业守护着老人们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