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杨小红主任:糖友餐后暴走血糖不降反升?

不少糖友存在运动误区:饭后猛动致血糖反升、伤肠胃,空腹运动怕低血糖,单一运动效果差。

核心关键是选对 “黄金时机” 与 “精准动作”,才能稳控血糖。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来和大家聊聊。

先搞懂:运动降糖的底层逻辑

餐后碳水转化为葡萄糖致血糖飙升,身体靠胰岛素转运血糖、GLP-1 激素控肝糖应对;

运动可强化控糖:

激活肌肉葡萄糖转运蛋白,直接消耗血糖;

运动后 24 小时提升肌肉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原储存;

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从源头控糖。

3类降糖动作,精准对应不同需求

1. 中高强度有氧:给飙升血糖踩 “急刹车”

快走、慢跑、骑自行车为降糖主力,上海交大研究证实:饭后 1-2 小时运动 30 分钟,效果优于餐前,体力好者血糖可降 1-2mmol/L。

强度:心率(170 - 年龄)次 / 分,喘气但能说话;

时机:避开餐后 30 分钟及空腹。

2. 抗阻训练:长期控糖的 “压舱石”

弹力带训练、深蹲、哑铃举可增肌肉量,改善胰岛素抵抗,与有氧结合比单一有氧多降糖 1.5mmol/L。

方案:每周 2-3 次,练全身主要肌群,每组 10-15 次至吃力,每次 3 组。

3. 微运动:久坐族的 “隐形降糖术”

踮脚尖可激活比目鱼肌,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43%,一次降血糖峰值 15%。

做法:双脚平放抬脚跟至最高(停顿 1 秒),每分钟 15 次,每天累计 15 分钟;洗碗踮脚、接电话走动等碎片化动作也有效。

最后提醒:3 个安全红线别踩

血糖>16.7mmol/L 或<5.6mmol/L 时,先稳糖再运动;

运动时备饼干 / 糖果,应对低血糖;

有视网膜病变忌跳跃,糖尿病足需先查伤口。

如果觉得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赞、分享,让更多的糖友了解受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杨小红主任:糖友餐后暴走血糖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