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世界精神卫生日▏身体发出这些“求救信号”?可能是焦虑在敲门!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妍

考试前盯着复习资料,眼睛瞪得像铜铃,脑子却一片空白?工作中截止期限临近,电脑屏幕上的文档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问题,不妨来了解一下这个常被误解的“情绪朋友”:焦虑。

正常焦虑VS焦虑症: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焦虑情绪就像是身体的“防盗警报”,在面临压力、不确定性或潜在威胁时,它会通过紧张、担忧或轻微的身体不适,如心跳加快,来提醒我们保持警惕。一旦压力解除,这个警报就会自动关闭。

而焦虑症则像是这个警报系统出了故障,持续鸣响,即使没有真实威胁。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强烈、过度且持续的担忧与恐惧,严重干扰日常生活。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头晕出汗等强烈身体反应,甚至会主动避开可能引发焦虑的情境。

六大常见焦虑症,你了解几种?

广泛性焦虑障碍:对日常事物持续6个月以上的过度担忧,仿佛体内住着个“永动机”,停不下来。

惊恐障碍: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或濒死感,每月至少发作1次,发作后持续担忧再次发生。

社交焦虑障碍:在社交场合中担心被负面评价,就像随身带着“聚光灯效应”放大镜。

特定恐惧症:对特定事物(如高空、动物)产生不合常理的恐惧。

分离焦虑障碍: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过度恐惧。

广场恐惧症:对公共交通、开放场所等特定环境产生强烈恐惧。

七大数据信号:身体在“求救”

① 持续处于“备战状态”,即使没有明显原因也总觉得“有事要发生”;

② 静坐时经常心跳加速、胸闷气短,甚至头晕手麻

③ 脑子里反复上演“灾难片”,各种坏的可能性轮番登场;

④ 入睡困难、易惊醒,醒来后大脑依然“加班”;

⑤ 肠胃频繁抗议,食欲大幅波动;

⑥ 开始当“社交隐士”,连日常活动都想回避;

⑦ 变成“一点就炸”的爆竹,注意力难以集中。

如果上述多条信号已持续数周,请不要忽视这些身心发出的“求救信号”。

四个急救包:给焦虑按下暂停键

1. 478呼吸法:鼻子吸气4秒→屏息7秒→嘴巴呼气8秒。重复3轮,堪称“口袋里的镇静剂”。(注意: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在指导下进行)

2. 54321感官着陆:说出5个看到的物体+4种触摸感+3种听到的声音+2种气味+1种味道,快速从“恐慌模式”切换回“现实模式”。

3. 情绪便签改写术:把“我完蛋了”改成“这次可能会紧张,但我准备充分,即使忘词也能即兴发挥”,用具体行动方案替代灾难想象。

4. 身体扫描入睡法:花5分钟从脚趾到头顶逐部位感知身体,比数羊更有效的“颅内按摩”。

当生活压力、情绪低谷或职场焦虑难以自行调节时,请记住你不是孤军奋战。全国统一心里援助热线12356,随时提供专业支持,深圳市外可在拨打时加区号0755。

2025年深圳市精神卫生日活动安排一览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世界精神卫生日▏身体发出这些“求救信号”?可能是焦虑在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