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了,这些你都了解吗?

大众网记者 刘元迪 临沂报道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该节日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于1992年发起,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消息,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宣传口号如下:

一、用支持消除偏见,用服务传递温暖。

二、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理性区分,科学应对。

三、健康不仅是躯体无恙,更是心理的晴朗。

四、阳光心态,从小灌溉。

五、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从陪伴和理解做起。

六、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七、情绪没有对错,给情绪一个健康的出口。

八、运动是情绪的良药,微笑是心灵的阳光。

九、家是心灵的避风港,倾听与理解是最好的陪伴。

十、主动求助是积极治愈的开始。

什么是精神卫生?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它不仅是没有精神疾病,还包括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如情绪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具有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等。从个体角度来看,精神卫生涉及一个人的情感、思维、认知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健康状态。从社会层面来说,精神卫生还包括提供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减少社会压力源,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疾病有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症状表现及病因各不相同。

据《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卫办疾控发〔2007〕84号),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此外,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

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了,这些你都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