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询问
为什么自己做好充分准备
几个月了还是没有怀孕呢
请不要着急,一般来说,女性在一年内的妊娠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在19~26岁的几率约为92%,而女性35~39岁时,降为82%。但是,当女性一旦过了40岁,这个比例就下降得更加明显。因此,做对以下事项很重要。
读懂生理周期,找准受孕黄金期
女性的生理周期是备孕的“导航系统”,准确把握它能大大提升受孕几率。
认识月经周期
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从月经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为一个周期。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排卵日前后4~5天为排卵期,此时同房受孕概率最高。
监测排卵的方法
可以通过排卵试纸检测,当试纸显示强阳性时,预示24~48小时内可能排卵;也能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排卵后基础体温会上升0.3~0.5℃,持续12~14天;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到医院通过B超监测卵泡发育,精准掌握排卵时间。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受孕蓄力
健康的身体是孕育生命的“沃土”,备孕期间需从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调整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充足,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鱼虾);补充叶酸,从备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服用0.4mg叶酸,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少吃高油、高糖、高盐食物,避免烟酒及含咖啡因的饮品。
规律作息
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内分泌,影响卵巢功能和卵子质量,降低受孕几率。
适度运动
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瑜伽、慢跑、快走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能增强体质、调节内分泌,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远离有害物质
避免接触化学物质(如染发剂、油漆)、辐射环境(如长期接触X光),少用含添加剂的化妆品,减少对卵子的损伤。
保持良好心态,给备孕“减压”
心理状态对受孕的影响往往被忽视,不良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干扰排卵和受孕。
缓解焦虑情绪
备孕是一个自然过程,过度关注“怀孕”反而会增加心理压力。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看书、听音乐)、与家人朋友沟通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
夫妻共同协作
备孕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很重要。夫妻双方应多沟通,一起调整生活习惯,共同面对备孕过程中的问题,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接受过程的不确定性
即使做好了万全准备,受孕也可能需要一定时间。若短期内未成功怀孕,不必过度自责或紧张,保持耐心,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受孕的因素。
孕前检查
备孕前建议进行孕前检查,包括妇科检查、甲状腺功能、传染病筛查等,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影响怀孕的疾病。尤其是3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备孕半年未孕,建议尽早看生殖专科医生进行评估。
备孕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科学方法的“修行”,读懂身体信号、坚持健康生活、保持平和心态,才能更好地迎接宝宝的到来。愿每一位备孕女性都能顺利开启孕育之旅,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姜荣华
生殖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广州市健康科普专家
擅长
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各类辅助生殖技术,尤其擅长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技术,在不孕不育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擅长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月经紊乱的促排卵及试管婴儿个性化促排卵方案的制定。对卵巢功能减退,不明原因不孕,反复助孕不成功、试管婴儿反复种植失败或早期妊娠丢失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